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名单,台江有3处

来源:一线台江 发布时间: 2022-10-19 17:12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为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河湖文化遗产,着力提升幸福河湖建设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今年福建省启动河湖文化遗产调查认定工作。近日,福建省水利厅河湖管理处发布了81处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名单,其中福州共有10处,台江3处榜上有名。

  01

  三捷河:水映商荣,见证闽商传奇

  三捷河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南由闽江经沙埕水闸注入,从台江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穿流而过,北至三通桥接达道河,全长1011米,宽10~14米。它是闽商传奇的见证,也是一段百年繁华变迁的故事。

  百年前,三捷河是福州商人们的“财源河”,潮水两头涨,来自东南亚各地的商品、货物顺着水路进进出出,为“掌柜们”带来丰厚的利润。而在桥的另一头,张真君祖殿内,则供着昔日商帮心里的“商神”,终日香火袅袅,商人们将这里当成福地和聚宝盆。明清鼎盛时期,大宗的茶叶、纸、纺织品等上千种商品从这里肇始远行,辐射全国,甚至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国家。三捷河也因此渲染上浓厚的商贸文化和市井气息,“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是对曾经的它最贴切的描述。

  得到商家青睐的三捷河,见证了上下杭闽商的崛起。清末,上下杭聚集了众多商界人士,他们纷纷兴建同乡会馆,多达14座。上下杭由此被称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

  繁华的商业造就了三捷河桥多的特征,河上有两座见证了上下杭的沧海桑田的古桥,三通桥和星安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涨潮时,潮水汇聚到桥前,在张真君祖殿前形成“河水两头涨”的汇潮独特景观,这也是福州谚语“圣君殿水两头涨,涌出黄金滚滚来”的由来,迎合了商人“财源滚滚”的吉利口彩。

  02

  路通桥:福州现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拱桥

  路通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新港街道,据清道光年间桥边所立建桥石碑载,盖闻建于唐贞观年间,重建于宋,历代曾多次重修。1992年路通桥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为2墩3门石构拱桥,南北走向,二墩三孔不等跨,桥全长30.7米,两侧桥头宽7米,向中间逐渐缩小,到桥顶仅3.6米。桥头两端各铺设有11级石台阶,桥顶长4.56米。拱桥构造精美独特,为福州古桥所独有。

  桥北有清道光乙丑(1829)修桥碑记一方高2.76米,宽0.83米,厚0.17米,碑额横书:“路通古迹”。碑文有:“路通桥道,建自唐太宗贞观年间,经程国公建造。”程国公即程咬金他因开国有功,被封为国公。

  福州还有一句民谣,“水部蛤埕状元境,程国公起建路通桥”,也讲了程咬金建路通桥的故事。相传程咬金来福州时,当时福州闹饥荒,程咬金上奏朝廷,说夜梦神人指示要在福州河口造桥。唐太宗问:“要多少银两?”程奏:“此桥长,从桥头看不到桥尾。”太宗准奏,程就建了路通桥,余下银两赈济饥民。

  后有人状告程所奏言过其实,皇帝派人察看,果然是桥头看不到桥尾。因为是拱桥,主拱高大,桥的驼峰高耸,挡住视线看不见桥尾。当地人民感激程咬金,因此桥栏的蜀柱上不刻狮子、莲花,而刻程所戴的国公帽形状。

  福州有黄朴者,后来果然中了状元。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谶。

  路通桥的勾栏是其最具特色的地方,这种形制的勾栏在福州地区仅此一例,就连在福建省内至今也未发现与其相类似者。

  桥北还有一座路通庵,也叫武圣庙,是本地最大的民俗信仰,庙中供奉的是五灵公。外墙门额镶嵌石刻“路通古迹”,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周围有封火墙

  03

  新港:承载历史的繁华

  新港东起六一中路新港桥,西经水运村附近分两支。历史上,新港河口曾是福州的重要港口。早在北宋元祐年间,朝廷的使者经常往来于天津及福州之间。他们抵达福州,多在河口下船,离开时也在河口登舟。明清时期,河口承载了一段繁华的朝贡贸易时光,也是中琉经贸文化交流的见证。

  代王应山《闽都记》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一个叫邓原的督舶太监主持挖港工程,目的是“以通大江,便于夷船往来”。就是说,此后外国船只可以从闽江,通过新港直达福州城内。因此,福州与海外的贸易发展起来了。这是新港“新”的贡献,特别是与琉球有“封船贸易”和“贡船贸易”。

  清康熙年间,有个任琉球进贡船通事的蔡大鼎就写有两首《新港江楼即景》诗——“绿榕翠盖覆江楼,眺望风光解客愁。画栋彩飘青雀舫,飞栏影动白鸥洲。”“移情户外前山景,避暑窗中六月秋。漫展花笺吟不尽,暮钟断续思悠悠。”

  新港河上河口万寿桥,位于南公园附近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上。该处原为渡口,清康熙七年(1668年)鼓山僧成源和里人柯应采为方便行旅,募捐白银2000余两建造石桥,翌年12月竣工,前后历时1年多。该桥全长76.6米,宽2.6米余。以松石为基,花岗石板砌成,建4墩,分水3道,墩高7.3米,除靠岸两墩,中间两桥墩皆呈船状,两头作三角分水尖型,以减轻长年急流冲击。

  桥面平铺12条石梁,是利用退潮水浅时砌基垒石,涨潮时以水的浮力将载于船中千石梁架上石墩。桥两端皆为石阶,桥中段亦有石阶,中间高出一尺许,以便通行船只。

  清康熙九年(1670年)道霈方丈写有《河口万寿桥记》刻在石碑上,嵌桥边万寿庵左侧墙上。现在碑已移藏于山石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