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说好侯官故事 激活“福”文化要素

来源:台江区委文明办 发布时间: 2023-07-31 17:17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份,世代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八闽儿女,与“福”结下不解之缘。

  当前全省上下提倡弘扬“福”文化。概括来说,构成“福”文化的要素主要有境、物、事、人四个方面:“境”即自然人居环境;“物”包括土特风物与能工巧匠所创造的器具物件等;“事”即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人”即古往今来被铭记的前贤时彦。

  侯官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福山、福水、福器物、福人事,具备“福”文化的四个要素,值得深入挖掘、探究。

  侯官与侯官文化 

  “侯官”早先也写作“候官”,最早是军事机构的名称。

  秦汉之际,福建属闽越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因佐汉击楚有功,刘邦“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公元前110年,“无诸幼子余善反叛”,汉武帝派兵平定叛乱后,下令将其宗族、平民迁往江淮之地,闽越国亡,但有部分闽越百姓遁逃于山林之中,后“遗民复出,人口复增”,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设冶县,隶属会稽郡”。依据考古挖掘,多数学者认为冶县就在今天的福州。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冶县更名为东部候官,仍属会稽郡。”这是因为汉廷在“冶县”设了军事机构“东部都尉”,东部候官是都尉的下属机构,简称“候官”,它也是职官名称。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冶县改称“候官县”,缘于“孙策部攻破东冶,在原冶县地设候官县,隶属吴”。至此,“候官”这一军事机构名和职官名,转变为地域名。

  从文献看,候官地名的“候”字,从产生到明代都写作“候”,清初至民国则“候”“侯”混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使用“侯”,读“hòu”音。

  福州地处闽江下游入海口,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曾设一个管理造船的官职“典船校尉”,督管谪戍之人造船,地点在今福州市鼓楼区开元寺一带。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

  《晋书·地理志》记载:晋太康三年(282年),闽地从建安郡划出部分地,设晋安郡,下辖候官县等;废典船校尉,设原丰县,也隶属晋安郡。

  这时的晋安郡相当于现在福州市的概念。

  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原丰县改称闽县。此后至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闽县为晋安郡或州(又先后称为泉州、闽州、丰州、建州)的治所。

  在唐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泉州”是指今天的福州。

  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泉州改名闽州,设闽州都督府。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福州由此定名,沿用至今。

  1913年,闽县与候官县撤并为闽侯县。1946年划出闽侯县城鼓楼、台江、仓山等五个区设福州市,实行县、市分治。

  从以上历史变迁可以看出,先有候官县,后有闽县,福州作为地名,历史最短。

  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看作为地名的候官。

  宏观来讲,历史上候官是指整个大福州,包括闽县、候官县;中观而言,候官以今天的闽侯县为主体,包括现在台江、仓山的部分区域;微观上看,福州西北角有个侯官村,这里曾是唐武德六年(623年)到贞元八年(792年)候官县的治所,县治迁走后,这一带改称为“候官市”。

  这个市并不是今天泛指的城市,而是指商贸繁荣的集镇、城镇。侯官村位于闽江下游江畔,水路交通便利,是周边各地的交通和集贸中心。侯官码头作为闽江流域古渡口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洪塘大桥通车后才渐渐退出千年的历史舞台。

  基于这样的时空界定,所谓候(侯)官文化,就是从古至今在候官辖区内产生,影响全闽甚至影响到海内外的文化。创造这一文化的主体是生活在历代候官辖区内的各界民众。

  侯官文化中的“福”文化要素 

  侯官文化中“福”文化的第一要素是自然山水空间,这是“福”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简练概括出宏观层面的“侯官”,即福州山川水系的特点: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一座天然环境优越、十分美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观意义上的“侯官”,基本上为闽侯县辖区,在这个辖区内,有旗山、五虎山、雪峰山、北岭等,这些山脉和蜿蜒而过的闽江及其多条支流,滋养着生活在其中的民众。

  在福州乌山北坡紫清园中有一块很大的“福字坪”,相传为朱熹所题。

  元朝人黄镇成在重修于山定光塔铭中,开篇就称福州为“福城”;美国传教士卢公明1865年在美国出版英文著作《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主要叙述19世纪中叶福州的社会生活。译者翻译该书开篇第一句为“福州——有福之州,是福建省的首府”。

  可见,古往今来,无论中外,大家对宏观意义上的“候(侯)官”,即福州,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福州是一个能够为民众带来福气的幸运之城,是有福之地,所以民谚津津乐道“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物”即土特风物与能工巧匠所创造的工艺美物,这是侯官文化的构成要素。尤其是侯官山水滋养了山林树木、瑰石宝藏,产生了著名的根雕工艺和石雕工艺,历代根雕大师、石雕大师及其雕刻作品享誉国内外工艺美术界。

  此外,还有许多山珍海味等等,这些风物不仅令人大快朵颐,更足以令人流连忘返。侯官文化,无论从宏观还是中观、微观的含义上看,其自古以来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令人赞叹。

  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也是侯官文化中“福”文化的要素。

  文化学者马小颖认为,“福”文化是经过变异的选择性保留而生存下来的文化,它以文字、语言、习俗活动的形式不断模仿、复制,流传至今。

  侯官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福”文化元素是《田螺姑娘》的故事。据学界考证,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晋束晳的《发蒙记》,其开篇即说“候官谢端”,陶潜的《搜神后记》写“候官人谢端”,这是中原文献较早记载福建故事的一个重要文本,迄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演变中,《田螺姑娘》的故事从候官溢出到全国许多地方。

  如今,在原候官或闽侯县辖区,今福州仓山区螺洲镇和闽侯县侯官村,不仅有古老的螺女庙、明代“螺仙胜迹”碑刻等,村民还保留着祭祀螺仙的习俗。《田螺姑娘》的故事蕴含着勤劳、善良、美丽、忠厚、悲悯、友爱、富足等丰富的“福”文化内涵,形象地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田螺姑娘”是侯官文化最具特色的“福”文化LOGO。

  在福州仓山盖山镇阳岐村,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尚书祖庙,是海峡两岸信众祭祀陈文龙尚书的祖庙。陈文龙是与文天祥齐名的抗元民族英雄。

  在南宋末年国家即将覆亡之际,陈文龙举家抗元,倾尽家财募兵抗元,兵败被俘,押送途中在杭州岳王庙吞灰自尽以殉国。后人敬重陈文龙的爱国壮举,尊他为神灵。

  1919年,严复回到家乡阳岐,动用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募款重修尚书庙。在他看来,重修尚书庙,一是教化劝善,用陈文龙的爱国精神激励后辈;二是可以修整家乡风貌,让故乡清新洁净,美化乡人的生活环境,甚至还可以作为历史名胜之地吸引游客来观光旅游。严复在一百多年前就善于发掘家乡先贤事迹这一“福”文化要素,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阳岐村进一步发掘陈文龙尚书祖庙、严复故居等历史名人资源,讲好历史故事,村容村貌得以整体提升,乡民安居乐业。

  “福”文化中的人物故事,其灵魂是人和人的精神。文化是人类创造并为人类所享用的,所以“福”文化一定要有充满正能量的人,通过这样的人去感召、凝聚、提振人心。在侯官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福州人民造福、修福、抑恶扬善。

  1926年,北洋第一师张毅的部队被北伐军所败,窜到侯官南港(今闽侯南通)一带烧杀抢掠,致使南港九十三乡无一完土,哀鸿遍野。此时,已辞去福建省省长职务的萨镇冰见南港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不顾自己年近古稀,徒步前往南港,组织发动民众重建家园。

  从1927年至1929年,萨镇冰住祠堂、睡公所,不分昼夜从事赈灾工作。南港九十三乡百姓称萨镇冰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冰心在《记萨镇冰先生》一文中写道: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时至今日,虽然有许多儿时敬仰的人物,使我灰心,使我失望,而每一想到他,就保留了我对人类的信心,鼓励了我向上生活的勇气。

  侯官历史名人众多,是当地“福”文化最值得深入挖掘和弘扬的要素。林则徐、严复等都以自己为侯官人而自豪,题名多自署“候(侯)官”人。

  我们可依托大学城,在福州各大学开展“侯官论坛”,弘扬名人文化,为青年学子树立人生进取的榜样。

  总之,在“福”文化要素中,除了种种可触可感的福境、福物、福事、福人外,更重要的是能教化人心、提振人气、凝聚信心的元素,这也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必需的重要文化元素。

  侯官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福山、福水、福器物、福人事。

  福建省委提出要打响“福”文化品牌,助力文化强省建设。为贯彻省委决策部署,要深入细致地挖掘并激活各类“福”文化要素,打造“福”文化品牌,提炼“福”文化LOGO,讲好“福”文化故事,真正将“福”文化做活做强,使全省上下到处充满着福乐祥和、提振人气、凝聚人心的氛围,创造性推动新福建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助推福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