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侨商杨鸿斌与“采峰别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12-02-01 15:19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杨鸿斌故居“采峰别墅”原来并非文保单位。近年来,因“双杭”商业街的保护性修复、改造和开发工程的启动,引起省市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被评为福州市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令市民刮目相看。

  杨鸿斌何许人?他的故居“采峰别墅”的建筑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色?

  首说侨商杨鸿斌其人。杨鸿斌(1884-1974),字文明,福州市台江浦西长汀村人。幼时家境贫寒,19岁随友赴马来西亚槟城谋生,进商场当学徒。因他聪颖好学,脚勤手快,做事干练,深受老板器重,被破格升至商场经理;不久取得老板的允诺和支持,杨鸿斌多渠道集资独立创办“振光”有限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业务,兼发展橡胶林、椰林种植业。因经营有方,诚信为本,历数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槟城商业界的巨擘。

  杨鸿斌生性慈祥,谦恭诚信,忠厚待人,且热心慈善事业。为团结、联络在槟城的福州籍华侨乡亲,他发起成立“槟城福州会馆”,担任永久理事长;并出资购买地皮建会馆馆址。人们为表彰他对会馆的贡献,把会馆大礼堂命名为“杨鸿斌礼堂”;为使福州籍华人的子女受到不忘故土、恋祖爱乡的良好教育,杨鸿斌出资创办“三山学校”,自任校建委会主席;此外,他还担任“福建公会”和槟城“平章会馆”的信理员及其他社团要职,成为槟城的著名爱国侨领。

  杨鸿斌身居海外不忘桑梓。他在福州创立“慈善社”。几十年如一日,指定家属主持慈善事业,具有“义利相合,勇担道义”的闽商精神:资助孤苦无靠、生活贫困的贫民,给产妇发“产粮”,给赤贫者发“冬赈”;向孤儿院、平民医院、佛教医院提供巨额资助;1924年军阀张毅的部队在闽侯瓜山一带焚掠屠杀,将村落夷为废墟。慈善家、平民省长萨镇冰筹资为灾民建房,辟“南通路”,建“苏州桥”,得到杨鸿斌全力资助,工程落成之日,杨鸿斌与萨镇冰并肩剪彩,传为佳话;1946年福州洪水泛滥,灾情奇重,杨鸿斌捐款特多。灾后又捐资修复水利,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1974年,杨鸿斌病逝,享年90岁。子孙均学有专攻、事业有成,遍布世界各地。

  次说杨鸿斌故居“采峰别墅”。时年37岁的杨鸿斌事业有成,如日中天。于1920年在福州上杭路彩气山南麓置地建别墅,取“采五峰之灵气”,名“采峰别墅”。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4平方米。大门临狭窄的上杭路,并不华丽显眼。入大门有60米长、5米宽的斜坡——“马道”,直至坊门口。马道东、西两侧隔墙为杨氏开设的两家钱庄,从后门可通别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米长、5米宽的斜坡——“马道”,直至坊门口。马道东、西两侧隔墙为杨氏开设的两家钱庄,从后门可通别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

  进入西洋式的坊门,有一广阔的平台,由园林、假山、庭院、亭榭等组成;从平台再上十余级台阶即为别墅的主体建筑。朝向正南,其平面布局呈倒“凹”字形,东、西两侧耳房为八角形,设开敞式挑廊与主体建筑相连,均为上下两层;第一层架空0.8米,便于通风,避免潮湿。耳房第二层建半月形观景阳台。屋面大部分为坡屋顶,小部分为平台。

  整座建筑的外部立面装饰简洁明亮,门窗上部仿中国古典花格式样,下部为普通的玻璃窗,外层加装百叶窗以遮阳;客厅地面用防水花砖铺地,二层为木板楼面,室内设有古典式壁橱角柱。建筑用的地砖、木材均从海外运来。砌墙用砖系专门烧制,上有“采峰”字样,由此可见别墅建造的考究与气派。

  别墅建筑融西式营造工艺与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相结合,并引进钢筋混凝土技术。所用的组合材料,如钢筋、水泥、砖、石、木头和“工”字钢等,在建筑中普遍应用,解决了建筑物大跨度、大出挑等技术问题;此外,别墅的布局,把主体建筑与园林、草坪、花圃、假山、亭榭、庭院、大鱼缸、石椅桌、平台等融为一体,使居住环境既雅致清幽,又宽敞堂皇;别墅内现存的家具,如屏风、太师椅、罗汉床、梳妆台、花架、茶几等,所用木料高档,制作精巧,种类繁多,式样丰富,代表了近代福州家居风格和工艺特色。“采峰别墅”是福州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近代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作。其整体建筑和内部陈设物,均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别墅建好后,杨家三代人皆居于此。1978年杨鸿斌的幼子杨振星移居香港,别墅才无人居住,交由杨家的戚属、原福建师大教育系主任徐君藩先生及其子徐扬帆代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