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带“福”的土特产
时间:2012-08-23 00:00
    福州盛产橘子,世称“福橘”,因产区大、产量高、风味殊、皮色红而闻名。主要产地分布在闽侯县、福州郊区与仓山区的建新镇。建新镇还有一个“橘园洲”。1956年5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以福橘为题材、反映男女爱情的故事片《闽江橘子红》,就是在福橘的产地螺洲拍摄的。

    福橘的成熟期不迟不早,在快过年的时候上市,因其皮色丹红,蒂带绿叶,肉厚汁多,给节日增添了浓浓的气氛,很受欢迎。民谣有“红红福橘赶过年,家家福气满堂前”,说的就是春节时,老百姓喜欢把一盘福橘放置在厅堂桌上,供来客品尝。

    橄榄是福州的特产,福州人与海外侨胞称它为“福果”,以闽清县、闽侯县和永泰县种植为多。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丁香、檀香、蜜果、长营、碧玉等十多种。橄榄除鲜食外,加工方法有许多种,如五香橄榄、蜜饯橄榄、咸橄榄等。令人高兴的是,福州的百年老字号赛园橄榄,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清橄榄是“闽清三宝”之一(其它是粉干、糟菜)。海外侨胞回到故乡都喜欢购买福果,带到海外让亲人品尝。因橄榄味先苦涩后甘甜,寓意侨胞在海外创业的艰辛,“先苦后甜”,是让人回味与恋土怀亲的佳果。

    福果还象征爱情与幸福。如今福州办婚庆喜宴,都有一个装有各种蜜饯橄榄的礼包,让参加婚宴的人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清代,福州诗人魏秀仁有诗曰:“饷郎橄榄两头尖,上口些些涩莫嫌。好处由来过后见,待郎回头自知甜。”黄绍芳诗云:“珍珠粒粒露华鲜,崖蜜檀香味艳妍,唱到两头夹一曲,女郎连臂月光天。”以及民谣:“一粒橄榄丢过溪,对面依妹是侬妻。金鼓花轿定礼了,只是没钱等着挨。”等,反映了福果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希冀与理想。 
  
  
  
 
来源:中国福州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