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耳聋伯元宵丸——一碗浮浮沉沉的福州故事

来源:福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21-08-09 17:24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麻婆豆腐、东坡肉、宋嫂鱼羹、左公鸡……一道美食要是以人名命名,多半有个传奇的制作故事和特别丰富的市井滋味。在福州,也有这么一样传统美食,让台江码头之上、街巷之间的老福州人心心念念,百年追捧。

  2018年入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耳聋伯”元宵丸制作技艺,包裹的不仅有美味,更有老福州的生活传统和地域文化特色。

  耳聋伯元宵是不少“老饕”的心头好。既“倚老卖老”又求新求变,福州台江餐饮老字号拥抱新零售,生机勃发。

  元宵丸的南北差异

  来福州的北方人常会困惑:元宵居然不都是甜馅的?

  对,和北方大不同,传统福州人口中的“元宵丸”从来都是肉馅咸味。而在诸多的肉馅咸元宵中,耳聋伯元宵丸一枝独秀,从光绪年间始创,传承到了今天,成了福州家喻户晓的百年老字号。

  耳聋伯制作的元宵丸外观形似小木鱼,配料讲究。它皮薄馅多、饱含油汁,味极鲜美。还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每粒元宵丸都能做到皮与馅不粘在一起,口感嫩滑且不粘齿。

  每逢春节与元宵,老福州人都爱找上“耳聋伯”买些元宵丸,它包裹了福州人对平安、团圆的祈望。

  “耳聋伯”的另类“耳聋史”

  “耳聋伯元宵丸”创始于清光绪年间,但其技艺创始人其实并不“耳聋”。创始人名叫林炳祥,生于1888年。他挑着担子、跟着戏班在台江苍霞一带的码头和街巷卖了三十余载元宵丸。

  到其子林桂芳接手这一行当,“耳聋伯”的名声才传开来。因为林桂芳年纪尚轻时就耳背,所以尽管店名叫“桂芳元宵店”,但熟客都喊他“耳聋伯”。他的摊子曾摆在福州解放大桥桥头,就在当年的标志性建筑聚福楼和南洋楼边、现在的青年会附近。

  后来第三代传承人林英德曾一度将店名注册为“英德元宵店”,但人们还是习惯将店铺称为“耳聋伯元宵店”。2011年,第四代传承人林威正式全面接管“耳聋伯”,传统的磨浆和手工制作技艺经过摸索,采用了机械电磨并辅以物理降温,保证了口感不变但效率提升。

  现在,耳聋伯元宵丸已从福州人的餐桌,拓展到了厦、泉甚至重庆等国内城市。还有不少港澳台胞及海外侨胞在回乡时也要找上“耳聋伯”以慰思乡情。一碗浮浮沉沉、热气腾腾的元宵,也是一碗老福州的生活故事。

  非遗冷知识福州人说的“米齐”是什么?

  福州元宵丸以肉为馅,以米齐为皮。福州话说的“米齐”,是以七分糯米,三分粳米,水浸后研磨成米浆,储于米袋中压干制成,又叫生米齐。生米齐在开水中煮熟叫“熟米齐”。把生熟米齐混合研揉,达到不干不软不粘手的状态后,搓成小团再填入肉馅就是福州元宵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