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一种不顾别人死活的美和好吃
时间:2024-06-04 10:18

  恭喜你,打开了或许是最有含金量的一篇福州美食攻略。(相当自信)

  福建火了,越来越多人去福州玩,但有时看网上攻略我都会生气,“根本没说到点子上。”

  之前每次出美食城市攻略系列,都要找当地老饕带路,而这一次不用。因为小编本人不仅是福州人还曾是福州美食博主!关于福州有多好吃,那可太清楚了。

  不忍心看大福州的丫霸(厉害)不为人知,所以特地出这一篇攻略,毫无保留。(心急的可以直接往下拉看攻略)

  

  福州≈“富”州

  福州很富,有一种不顾别人死活的好吃。

  郁达夫曾说,这里山珍海味“贱如泥沙”。

  

  闽菜的TOP“佛跳墙”大家都知道吧?

  各种昂贵的海鲜干货,不管不顾地只管放。

  溏心鲍、鱼翅、关东参,鹿筋,厚厚的甲鱼裙,黄鱼筒胶、瑶柱、干花菇……

  高汤用的是猪、鸡、鸭三种食材熬煮,浇上黄酒点睛之笔,

  “坛启荤香飘四邻, 佛闻弃禅跳墙来” 。

  一碗丰富浓稠,满嘴的鲜美和胶原蛋白,吃得福州人肤白貌美,皮肤细腻饱满。

  (佛跳墙拍摄于文儒九号·闽都宴)

  福州知名小吃鱼丸、肉燕。

  鱼丸是鱼肉包猪肉,肉燕是猪肉包猪肉。

  当年别的地方还在吃馒头、顶多吃面包肉的时候,福州人在吃肉包肉!这得多富裕才敢这么吃?

  (肉燕皮制作过程)

  吃前再撒上胡椒粉,胡椒可是当年奢侈的舶来香料,价可比黄金,

  福州人撒起来毫不拮据,大手一挥,去腥增香,可谓“富贵逼人”。

  福州容接纳各地的美食,柔中带刚,层次丰富而饱满。

  中国八大菜系,闽菜就发源于福州,后来又慢慢融入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地风味菜形成的菜系。

  我的推荐里,除了秀气甜美的福州菜,也有热辣滚烫的闽北菜。

  

  不仅好吃还好玩。

  福州有着“国家森林城市”的名号,四季皆绿色,美得不像话!(文末还有一些我推荐的好玩地方)

  但为什么福州好像不太有存在感?

  其实只是福州人低调闷声发大财,美景藏着自己看,美食藏着自己吃,要是太火了反而会打乱自己“丫掏咔”(很舒服)的小日子。

  来福州吧,这里真的很美。

  

  

福州的日出之食


  尚干玲记拌面扁肉

  鼓西路92号

  25元

  他们家一直是附近生意最好的店,虽然左右两边都有小吃店,但常常是玲记坐满了人,而隔壁两家空荡荡,福州人果然是用嘴巴投票的。

  拌面扁肉是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 CP 早餐,最早一份只要一元,一顿有肉有碳水有汤的早餐只要两元。小时候我以为这个价格会是一辈子,不记得什么时候它开始涨价,我是从那时候起开始理解市场经济。

  

  尚干拌面和更出名的沙县拌面不同,沙县的拌面薄软,尚干拌面用高筋面粉加入蛋清做碱水面,煮起来不容易烂,口感丰富很多,玲姐家的花生酱味道比较淡,吃完不会齁腻,而是淡香。

  每一个福州人都知道,恋爱可以慢慢谈,拌面必须马上拌。否则等面坨了,追悔莫及,怎么努力都为时已晚。拌不开的拌面口感和味道都会有差。

  

  他家用的扁肉是猪前腿肉,瘦肉部分比较多,汤底是大骨高汤。包好的扁肉往汤里一荡,煮开后泛出一点点淀粉,这时加上米醋最搭了。一口一个滑进嘴里,舌尖感受到皮薄如绸,轻轻嚼,软滑细腻,肉香盈口。

  

  她家还有各种凉拌菜,我推荐一个在外地少见且外地人不大会点的菜,凉拌鱼唇。

  

  福州的鱼唇并不是真的鱼的嘴唇,而是鲨鱼皮烫熟后过冷水,拌上麻油,香菜,味精,胡椒粉,糖,甜辣酱等来凉拌,吃口脆弹,滋味香、酸、甜、清爽,满嘴的胶原蛋白。

 

  同利肉燕老铺(三坊七巷店)

  三坊七巷文化街区南后街98号B区

  24元

  肉燕是肉包肉,尾部收口像燕尾,所以叫肉燕。他们家已经是五代传承,在福州说到肉燕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吃同利咯。” 

  肉燕厉害且好吃之处在于猪肉加一点淀粉不停地敲打,即要打得皮薄又要脆口还得能包得住肉,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马虎的真功夫。

  相比来说他家的皮更薄更脆,肉更香,外脆滑内松软,咬下去给人温柔一击。

  锅边=鼎边糊

  福州早餐的温柔,锅边用福州话说是鼎边糊,

  用蚬子、海蛎、虾米等煮成汤底,将米浆在锅边(鼎边)淋上一圈,待米浆被烫干后用铲子铲入汤中烹煮。如今各家汤底材料不同,风味有所不同。

  清幽的米香满足了果腹和愉悦精神的需求。锅边稍厚,质地柔嫩又有结实感。汤头咸鲜温润。卷边煎得有些焦,带着镬气香。

  用“汤清润吻休嫌淡,咽来方知滋味长”来形容鼎边糊是再恰当不过了。

  推荐店铺……就近吃即可。

  不过我偏爱柴火锅边的三角糕,三角糕最好吃的地方是酥脆的边角,与其他店不同的是他把大块切小块了,就多了更多酥脆的边角,好吃的地方更多了。

 

  江南红鱼汤

  洋中路176-68号(人民医院斜对面)

  19元

  鱼滑鱼汤,是经常和鱼丸绑定在一起的福州小吃。名气不如鱼丸,因为它特殊的气味在福州人看来是海的味道,在少吃海鲜的外地朋友却是腥气,外地朋友可以试试大手一挥加胡椒粉去去腥。

  这家店有很多种选择,白鲨肉、鲨鱼皮、马鲛肉、鳗鱼肉……对于内陆地区来的人来说可谓是掉进可以食用的海洋博物馆了。

  不过我得对内陆朋友打个预防针,你们可能会觉得腥气。谨慎谨慎。

  接着我给大家分享一家我在福州吃过最喜爱的鱼丸店(我真是把宝贝都掏出来给你们了,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秉媛馆店

  文儒坊文儒九号会馆

  19元

  听一个外地朋友说第一次吃鱼丸的感受“口感好松软,像接吻”。我说“福州鱼丸白白软软嫩嫩像少女的酥胸”。(不是色批哈,我俩都是女生)

  在福州不太了解鱼丸的人把鱼丸简单分成福州鱼丸和外地鱼丸。其实光是在福州,鱼丸就可以分很多种比如:福州鱼丸、连江鱼丸、琅岐鱼丸、福清鱼丸……

  福州鱼丸口感软绵松涨,表皮光滑,口感嫩,鱼味寥寥,适合不爱鱼腥味的人;

  另一种截然不同口感和味道的海边鱼丸如连江鱼丸,皮厚扎实,外表筋道如月球表面粗糙,鱼味浓郁,甚至有时候可以吃出鱼刺,非常“原生态”。适合喜欢鱼味和更追求食材本身的人。

  这家店实力强,属于老师傅老手艺,但很低调。我经过了也会忽略的那种。其实是文儒九号开的小店,去的时候感觉他们开店像闹着玩似的,只为做福州小吃和我们童年的味道。

  我看了制作的全过程,他们家制作鱼丸的原材料新鲜,鱼丸的鱼肉和粉(红薯粉)的比例8比2,不太有腥气。现在大多数店的鱼丸皮都是机器绞打,机器包馅儿。他们家皮虽然是机器绞打,但馅儿还是坚持手工包。

  手工包馅儿和机器的区别在于手工包馅儿能保持鱼丸吃口松软不至于死板。

  看包鱼丸的过程很治愈,师傅把鱼肉泥放在手心,添上猪肉馅。在虎口不动声色地一收一放之间,挤出个可爱的圆球,用勺子一刮,就成了一个圆滚滚的鱼丸,外行人直呼“魔法”!

  汤底是全番鸭熬的汤,撒上胡椒粉和香油就能吃了。外皮是软糯带一点不多的弹性,内馅儿酱香浓郁,吃口松软香润。

  虽然是肉包肉,但却是优质蛋白,鱼肉比例高,一点点淀粉,属于管饱健康的减脂健身餐。我就说我在福州的时候怎么吃都不太胖,我还以为我是易瘦体质,原来是福州的美食养人。

  还有随街游走的鱼丸,以前是自行车鱼丸,现在改骑电动车了。

  自行车鱼丸的汤和鱼丸是分开的,要吃的时候打好鱼丸和热汤,简单地加上醋和胡椒、味精、葱花就有了老福州的味道。

  自行车鱼丸的优点是耐煮,方便,快速。一整天都不糜烂,很适合煮好后放在车上走街串巷。

  他们多是服务于传统老街的周边店铺和小贩,人们只要听到清脆的叮叮当当陶瓷碗和勺子相撞的声音,就知道鱼丸来了。这算是福州人的集体潜意识,现在这种流动的鱼丸小贩近年来越来越少见了。

  说回这家店,他家菜单上还有一道不起眼的美食,红糟番鸭粉干,我展开说说它的宝贝。好的红糟+正番鸭+闽清粉干,哪一个拿出来在现在都是难能可贵。

  红糟的做法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红曲米或简称红曲,是一种将红曲菌接种(寄生)在蒸熟的大米上,经发酵加工的米红糟是红曲的糟做调味料,不仅颜色好看,还有酒香,发酵的清酸,在过去还能作为食物保鲜的方式。

    

  (不同程度的红糟)

  好的红糟更鲜滋味更有层次。正番鸭在福州本土的鸭界中地位属最高,如果你在福州看到写着正番鸭(全番鸭)的店,放心走进去好了。

  而闽清粉干因为易碎不够符合现代性渐渐被其他地区有韧性的粉干替代,但是闽清粉干因为水质好,做工细,选材精被称为闽清三宝,味道和口感却是独一份的特别。

  淡淡的酒糟颜色红艳,汤头鲜美滋味浓郁,正番鸭的肉质在红糟的浸润下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鸭肉的醇厚,与红糟的鲜香交织的美妙。闽清粉干入口的顺滑,淡淡的米香,是一种童年美味的记忆被唤醒的感觉。

 

  闽菜之光

  罗源湾海鲜(学军路店)

  学军路86号

  100元

  罗源湾是福建优质海域之一,这里海域广阔,水质清澈,温度适宜,环境保护做得到位,给海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海鲜自然就更好吃啦。

  这里不仅海鲜好,闽菜也做得地道接地气。

  

  福州传统闽菜讲究的是酸、甜、鲜、嫩、淡、脆、嫩,有些菜的口味相似比如荔枝肉、南煎肝、爆炒双脆都是酸甜口,建议不要一次都点了,很容易腻,人少的话一次点一道就好了。

  

  南煎肝,是一道福州的传统菜,福州话南和两同音,也叫两煎肝。它的调味是酸甜咸口,爆香蒜末,加入糖、香醋、酱油、料酒和淀粉调汁,最重要的是猪肝要脆嫩,非常考验厨师对火候的掌控。

  他家做的就又嫩口味又佳,酸甜适中,开胃又不过腻。

  

  红糟鳗,他们家炸得酥脆,红糟的酒味淡香和发酵的微酸,配上鳗鱼的鲜甜,一点生姜去腥提鲜。

  

  鳗鱼比较厚,肉感很足,滋味无穷。

  

  柯豆腐,要好吃需要海蛎新鲜,猪油渣够酥够香够浓郁,厚猪油提供香气的同时还给浓汤保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是冒着烫破嘴皮的风险可是一汤抵三鲜(个人不健康的癖好请勿效仿),老鲜美了。

  

  红鲟饭,好吃到抖腿,海鲜的味道和海域有关系,福建的海鲜味道鲜甜,肉质细嫩。红鲟饭的组成是顶部红鲟,底下是糯米饭。

  

  红鲟在蒸的过程中身体的鲜美滴滴浸润米饭,米饭在加热膨胀的同时吸收红鲟极致的鲜。

  

  加入槟榔芋,又香又糯又甜,槟榔芋也很吸汁,红膏很硬,一勺大大地擓上红膏、槟榔芋、糯米饭一口送进嘴里,鲜美得头皮发麻,三春不知肉味。

 

  印象福清·醉福园(华侨新村店)

  西二环路华侨新村40号

  218元

  福清菜鲜有人提及,但福清帮你可能听说过,一个让籍贯福清的人加大难度办签证的因素。顺嘴一提,那位把中国早餐拍得很动人的《早餐中国》的导演王圣志也是福清人。

  

  福清这个地方依山傍海,福清菜必然少不了海鲜入馔。福清菜是在福州菜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海鲜多,比如福州菜里几乎不会出现的酸笋,对,就是螺蛳粉里的让人上头又欲罢不能的酸笋,是福清“万物皆可滑”里不可缺少的灵魂。

  

  万物皆可滑是将食材,比如猪、牛肉片、蛏子、海蛎等各样食材裹上地瓜粉,下到锅里煮熟,淀粉遇水产生凝胶化的反应,吃起来滑溜溜,又能吃到食材的鲜美本味。搭配的食材只要够新鲜够饱满,就是一道让人一吃难忘的美食。

  

  五花肉老蛏滑汤,选用福清滩涂老蛏,滋味鲜美浓郁,五花肉腌制好和老蛏一起裹上地瓜粉下汤,加酸笋提供酸爽和特殊的滋味,不过他们下手有点重,盖过了汤的鲜味。

  

  红鲟焖冬粉,这道菜是福清人宴席必备,一来卖相红火看着喜庆,二来福清人好面子,从食材上可以彰显东家的经济实力,三来它非常好吃。

  

  它在江浙沪叫做青蟹,福建叫红鲟,一个是描写生前的样子,一个描写熟后的样子。

  

  新鲜红鲟特别鲜甜,焖出的鲜美浓汁作用在冬粉上,每一根冬粉很争气地吸足了鲜美的汤汁,一口弹滑的冬粉吃进嘴里,裹挟的鲜气能打通七窍,每一个毛孔都在大口呼吸鲜味。

  

  不过这道菜最好吃的时候不是刚做出来,而是在食材新鲜的情况下复热这道菜,此时的滋味更浓缩更极致更鲜美。

  写着写着想家了,每次回家妈妈都会特地给我做这道菜,我想她可能是想用这道菜把我留在福州。

  吃下来我觉得最好吃的福清菜还是我妈妈做的(不止我,吃过的人都说好),希望有天我能劝动我妈妈开一家福清私房菜。

 

  光泽辣味馆(金岩路店)

  金岩路56-7号、56-8号

  82元

  给大家来点味觉刺激——闽北菜,辣得让人心跳加速,辣得汗流浃背,福州朋友吃着说耳鸣了。闽北的辣在福建是极出挑的,因为它紧挨江西,辣度绝对是重量级的。

  

  大家都吃过田鸡牛蛙吧。但田鸡肚吃过吗?这可不是你在哪儿都能尝到的食物。吃起来是脆生生的口感,带点酒香,再加上一股子辣劲儿,辣中带鲜,口感脆且有韧劲。

  

  梅干菜炒猪板筋,猪板筋猪背上的宝贝,略带嚼劲的口感,在齿间轻轻弹跳,满嘴肉香,用梅菜慢慢炖,就能炖出光泽最地道的土菜。

  

  春笋炒腊肉,春笋是春天的使者,带着山野间的清新和腊肉的醇厚,还有小米辣的点缀,酸菜的酸爽,像是走在春日乡野的小路上。

  

  半番鸭橄榄鸭,这道菜上来的时候看起来油汪汪的,以为很油腻,但其实喝起来很清甜。有石橄榄的加入,让这汤头更加醇厚,鸭肉也变得细腻起来。

  

  肉末茄子蒜泥,茄子蒸到软烂,吸收了满满的添加了猪油炒蒜泥,蒜香扑鼻,辣得够味,油而不腻,直接吃就香晕了。

  

  芋子牛肉,一道让人心里柔软的菜,芋头用的是红芽芋,绵糯香甜,牛肉炒得很香,牛肉的肉感和芋头的绵软搭配看似不和谐,却意外的有惊喜。

 

  老彭炒饭,这是他们家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道菜,也是老彭店火起来的原因之一。别说炒饭不是随处都能吃吗?可是我想说老彭的炒饭粒粒分明,油润可口,酱香四溢让人一吃难忘。

 

  福州特色美食

  广达眼镜炖罐(广达店)

  广达路88号

  33元

  谁来福州没吃过眼镜炖罐的骨髓筒骨我都要替他感到难过。

  

  他家做了十几年,最早从路边摆摊做起,生意越来越好后开店。这是一口入魂的福州炖罐,炖罐类似广东的炖品,都是食物搭配适宜的食材放进炖盅里炖几个小时,在数小时的“相濡以沫”中互相成就,在时间的浸润中给世界一口美味。

  

  骨髓筒骨,骨髓口感挑人,很软糯,有点像脑花的口感但比脑花有弹性,喜欢的人超级喜欢。一勺下去满满都是骨髓,骨髓本身没什么味道,全靠汤底非常浓郁鲜美的目鱼筒骨熬出来的汤,好滋润。

  

  肉末炖蛋,肉末老酒炖蛋,肉和蛋在绞打中增加弹性,吃起来口感很嫩,这一份肥肉比例比较高,吃起来很香浓,但是多吃会有点腻。

  

  拌粉也是我每次吃必点的,店家很用心,用的是自己熬的香油,加葱和洋葱炸的油和粉一起拌在一起,香润吃着满口香。

 

  南港鱼丸店

  南园路苍霞新城嘉兴苑(中平路)

  18元

  我推荐他们家的炒米粉,外地很少吃这么细干的米粉,源自莆田,古时的兴化,福州最近很红的捞化的化也是它。炒兴化粉在外地不常见,却是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

  

  以前很多店炒兴化粉为了方便省事,把粉炒好了放在锅里保温存放,有客人点了盛一份出来,这样的粉比较湿,菜和豆芽会出水,时间久了软趴趴的,也少了锅气和米粉的口感。

  

  而她家的粉每一份现炒,锅气浓郁,米粉干香浓郁,豆芽脆。

  我教你一招让你在福州看起来很懂吃,来一勺点睛之笔,福州的特制酱料——蒜头酱。

  

  这一勺没加就等于女娲捏了人没吹气——没有灵魂。如果你很自然加了这一勺,福州人看到会以为你是老乡,要和你说福州话了。

 

  永泰葱饼

  隆重介绍这款知名度不高的福州隐藏美食,却是福州人偶尔不吃就会想念的永泰葱饼,特别酥香。

  

  它是面粉揉成团之后包入葱和肥膘肉,压扁后撒上芝麻,饼在烤炉里受高温加热产生美拉德效应,外皮酥香,芝麻香,内馅散发动物油脂和葱的香气。

  

  这该死的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它有点像台湾的胡椒饼,但我个人觉得永泰葱饼更脆更香,吃起来碳水少一点,吃着没那么撑,是解馋的零食。香得吃完好久鼻息里还有淡淡的余香,不想再吃别的食物。

  推荐店铺:小何永泰葱饼、温记永泰葱饼。

  

  还有一款是建瓯光饼,更薄更脆,虽然香气没有葱饼那么浓重,但是香气非常集中,像是缩小版的缙云烧饼。一般没有店,多是摆在路边,支个小摊子。图为上藤地铁站附近。

 

  忠惠酱鸭捞化老铺(老药洲店)

  老药洲街62、66号

  27元

  

  这家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酱鸭店,之前是 24 小时营业,所以夜里饿了就首选(现在变了)。有时候回家路过也会想买只酱鸭给家里加菜。

  

  他们家的招牌酱鸭皮糯脂香,油光发亮。鸭肉细嫩甘甜。搭配两种蘸料:卤汁和蒜头酱。蘸一口酱料将鸭肉送入嘴里,肉香伴着油脂香在嘴里蔓延开来,越嚼越香。他家的拌面好吃也是福州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说说福州三个有知名度的老伯,土伯、没牙伯、耳聋伯,小时候我们常戏说三个老伯好像都没好事,要么耳聋要么没牙要么土。

  没牙伯是我的童年回忆,小时候三天两头就要去吃一次,但是现在一年做得比一年差,每次抱着他会改进的期待去吃,却每每边吃边叹一口气,如今已经不再吃了。这次回去找了几家专门做花生汤的店都不太满意,意外发现最好吃的花生汤藏在八闽小聚。

  

  朋友按头给我推荐,原本已经不抱期待,结果一吃果然是童年的味道,香浓温润,口感绵密还有花生的颗粒感,香极了。

  耳聋伯的元宵工业化,口感平平无奇,我更喜欢庆城元宵,之前去还能看到大叔大妈在店里包元宵的场景。

  

  土伯捞化牛精怪味捞化(交通路店)

  交通路23-9号

  23元

  土伯捞化有几家分店,但请吃定位的这一家,其他的总是觉得差一口气。推荐他们家是因为我个人更喜欢有蒜油的汤底,香气更浓郁有层次,蒜油还能激发出食材的鲜味,连食材都更加好吃了。

  

  和外地朋友解释一下捞化,可以这么理解,不太吃辣的福州有自己的麻辣烫,麻、辣、烫三个字对应润、鲜、烫。配料是海鲜和下水,主食是兴化粉,也可以选择其他粉面。因为一开始吃的是兴化粉,粉细,稍微一捞就熟,所以叫捞化。汤头一般是高汤,有些是加蒜油虾油适合不同口味的需求。

  

  他家的捞化出锅后会点上葱蒜香油,喝一口汤香迷糊了。罗汉肉很吸汤汁,吃起来很香。

  阿信鲜捞是大骨熬汤,味道淡,我吃的时候汤头比较油,个人不太推荐。

 

  福州的消暑美食

  wow gelato(五显巷店)

  鼓东街道东路创业新村5号106单元

  24元

  青橄榄是福州一抹清新,吃起来很酸涩,但它的回甘体验绝对能让你眼前一亮,它能让你的嘴里不停咕咕咕涌出甘甜的泉水,嚼着口齿清香,通体清透,浑浊的灵魂都轻了不少。

  

  这家店做了青橄榄gelato,你吃一口就会觉得青橄榄是为gelato而生,就像量身定做的妥帖,吃起来非常清爽。青橄榄汁也是很好喝的饮料,建议买鲜榨的,瓶装的添加剂过多影响口味。

  

  冰饭是福州人的夏日美食,外地人看似很奇怪,怎么会用米做甜品呢?冰饭的底部是糯米,加水果、坚果、芋圆等,盖上老冰块冰沙,老冰棍是最原始的,还可以换口味,比如椰汁、荔枝味,我个人最爱荔枝味的。

  推荐店铺郑爽爽、大吃、哇哈。郑爽爽家的海鲜捞汁做得不错,鱼肚很脆没有一丝腥味。

  

 

  糖潮糖水铺(省府店)

  鼓西街道省府路68号(金皇公寓底商)

  30元

  我超爱他们家很纯正的龙眼冰,老板拍着胸脯说只用纯龙眼肉,不加一滴水、一滴添加剂。味道超清爽,冰冰甜甜的。

  

  为了增加口感,龙眼冰上点缀着晶莹的脆果冻和奥利奥碎。这搭配得恰到好处,每一笔都是锦上添花。一碗吃完,口吐芬芳(凉气)。

 

  伊豆屋创作日料(鼓西路店)

  鼓西路216号卧湖新苑华康楼E一6店

  48元

  

  是我心中的福州冷面最佳。冷乌冬的口感绝妙,超级Q弹,弹牙之下还有充盈的米香。个人认为冷乌冬比热乌冬好吃无数倍。汤汁冰凉极清爽。腌制的猪肉,嫩且入味。

 

  尾声


  福州虽富(fù)但不是暴发户(hù)。

  它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福州是座承载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林则徐、严复、林徽因、冰心都是福州名士。

  我最喜欢逛的三坊七巷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是近代史的缩影。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当然绝不仅如此,鼓山和山上的涌泉寺、闽越王墓、华林寺、马尾船政文化景区……福州历史长河中的瑰宝。

  

  现在更红更文艺的属烟台山,

  不过烟台山经常人太挤,我推荐你们往烟台山后面走,走一走老仓山,我更爱它的静谧与平静。

  

  福州四季皆绿色,夏天早上我经常早早地起来爬鼓山,穿过天然氧吧呼吸新鲜空气,到眺望台俯瞰整个福州。

  中午在乌山路骑行,看阳光斑驳洒下,像穿行于绿色的银河。

  

  傍晚到闽江大桥上听潮起潮落,看夕阳从中洲岛落下去,天空变成橘子海或是紫得像梦境一样的天空。

  

  福州还是天然的温泉之乡,天气渐冷的时候去福州还可以去泡泡温泉。

  吃得好,泡得好,玩得好,外服内用,真是神仙日子。

来源:一线台江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