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06-02-21 00:00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06221在福州市台江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台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台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5年暨“十五”发展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自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按照省、市委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实现了构筑福州“金外滩”、建设全省现代商贸中心区的良好开局。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工业总产值39.43亿元,比增22.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39亿元,比增27.50%;财政总收入6.10亿元,比增17.8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05亿元,比增22.00%;出口总值(111月)0.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5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26亿元,比增2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64亿元。一年来,区政府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是:

(一)商贸经济持续繁荣。在东部,重点发展物流加工配送业,永辉总部生鲜物流中心已动工,全省首家辣椒香料专业批发市场已开业,新花鸟市场移位成功并更加繁荣。在中部,加快构建融商贸、旅游、购物、美食、文化为一体的复合式商贸中心,目前已拥有全省最大的服装服饰中心、家具博览中心以及由国美、永乐、苏宁、大中构成的全省最大的家电销售中心,安平五金机电城和汇多利家装市场全面开业,特艺城翡翠一条街、乐天百货正式开张,“台农”及周边专业市场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西部,万象商业广场一期已封顶,百安居时尚家居广场已签约入驻,宝龙城市广场已进入上部建设阶段,华纳影城、百胜餐饮、家乐福、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品牌已签约进场。此外,在江滨大道闽江一桥至二桥段建成了全市最大规模的环保、节能、高科技夜景灯光工程,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福州美食节,豪华游艇“闽江之韵”也已投入运营。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致力于优化工业经济,继续实施“总部在台西,基地在金山”的发展战略,克服了经普口径调整、飞地工业交地迟缓、台风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滚动发展。台西科技园全年共引进34 家企业,企业总数达197家,年工业产值37.2亿元。金山工业区台江园55家企业全部开工,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近11亿元,比增30%。金山福湾工业园一期佳宁化妆品项目已进入上部施工,福州市软件园三期台江地块的四座主楼已投入使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9家,其中卓异、海欣、康利特等9家亿元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1.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5 %,为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城区面貌日渐改善。旧屋区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天华、横街两片旧屋区全面交地并全额收回土地款,横街AB地块已建至地面5层,天华一期10万平方米地下室已完工,二期工程也已启动;义帮洲旧屋区改造二期工程的61幢住宅基本竣工,其中26幢多层、小高层就地安置房已交付使用,7条区间道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八一七中路台江段道路改建河道整治工程已正式启动,双杭旧屋区改造已完成摸底测算、编制总平等前期工作;台江西路扩建和台江城市广场建设项目已获市政府同意,现正抓紧实施。全年完成扩建或新建药王庙路、光明港路、红庆里路、河下街、长祥路、瀛东路、尚进路等7条道路的拆迁任务,总长度224,总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5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带动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海润滨江、武夷绿洲等高档楼盘建设进展顺利。同时,城市管理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环卫和城管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坚持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有37个社区达到“绿色社区”标准。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养管,全年新增绿地105亩。

(四)对外经贸继续扩大。积极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第三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和第九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成果均超过上年水平,其中海交会期间共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2.21亿美元,协议外资2.17亿美元;投洽会期间共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1.66亿美元,协议外资1.49亿美元。以美国华纳影城、法国家乐福为代表的高水平商贸娱乐项目,以群升国际为主体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台商投资3000万美元的佳宁化妆品和高科技哈工大税控软件为重点的工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商贸业的档次和工业的科技含量,展现了我区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积极做好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先进区考核验收,台六小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台江实验小学按省示范校标准建成开学,31中、34中、37中通过与名校联合办学,正向省、市级初中示范校、达标校的目标迈进。努力打造文化品牌,茶亭十番音乐入选首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了陈文龙尚书塑像赴马祖巡安活动和福州企业文化风采台江专场文艺演出,在全省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上获得一金两银三铜,陈文龙纪念馆新馆和台江民俗馆正式建成开馆。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上海街道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我区培养的运动员齐晖、李晶晶在十运会上夺得4枚金牌1枚银牌。我区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初步建成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茶亭、苍霞、瀛洲、义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提前完成了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初步形成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救治机制。组织实施台江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使妇女儿童事业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全面完成人口和计生主要指标,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六)财政支出逐步优化。通过严格预算编审、控制追加预算、建立支出约束机制等措施,节减行政性支出,保证了各项正常开支和专项资金的需要,其中人员经费增支1927万元,比增16.9%,保证了增加工资和增发十三、十四个月工资等需要;建设项目投入资金4600多万元为历年最多,同时还安排1400万元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全面清理拖欠工程款,安排400多万元专项资金基本还清了区政府宿舍楼、武装部大楼、环保局办公楼建设的欠账。同时,对拆迁补偿资金及时结算、统筹安排、合理调度,保证了天华、横街地块拆迁工作的资金需要,并提前还贷节减了大量利息支出。.18%

(七)社会保障日臻完善。进一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年共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76人、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4426人,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数。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按市里统一进度完成,全区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已完成各项前期准备。积极稳妥地完成4家企业684名职工的改制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全年共有63个各级文明单位与51户特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重新调整全区34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特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4400多位困难群众得到政府慰问金和社会各界捐助113万元。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年共为4200多人发放低保金572万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医疗救助范围扩大,全年共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109人次,减免费用20.2万元。成立了台江区慈善总会和慈善超市,全年募集资金174万元,1600多位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八)社会秩序安定稳定。深化“平安台江”建设,集中力量组织好严打、化解矛盾纠纷、基础防范重点工程三大战役,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979起,其中区内命案12起全部告破;抓获犯罪嫌疑人612名;摧毁团伙33113人。两车安防、亮灯和封闭式小区管理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61个社区达到“平安社区”创建标准,闽江公园北园等13处技防工程也已基本建成。“四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各街道全部成立了司法所。全年调处矛盾纠纷1356起,其中重大信访件29件,调解成功率达96 %以上,越级上访得到有效遏制。切实开展创建“无毒害社区”和“无邪教社区”活动,加强禁毒专项斗争和隐蔽战线斗争,深入开展地下非法宗教整治工作,依法拆除违章庙宇11处。交通秩序整顿取得实效,营运秩序好转,“黑三轮”非法营运明显减少。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治理“餐桌污染”和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取得新成效。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005年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十五”发展预期目标的全面实现。回顾新世纪的头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在高位平台上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全区上下风正气顺、人和业兴,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阶段性成就。

发展水平实现跃升。对照“十五”发展目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了预期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均衡发展,城区环境、文明程度有较大改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城区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了由温饱向基本小康的跨越。“十五”时期,我区先后荣获或保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发展基础更加扎实。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定不移地突出发展商贸业,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加速旧城改造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切实增强,为台江未来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十五”时期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9亿元,完成了鳌峰苑、中亭街、苍霞新城、义帮洲一期、世茂外滩花园、君临闽江等一批重点项目,其中先后投入资金近20亿元进行成片旧屋区改造,拆迁改造面积达1000多亩,使1.8万户5.2万人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发展空间得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一大批市场、商贸、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特别是在金山工业区建立起占地768亩的台江工业园,建厂房87幢,入驻企业55家,成为我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商贸经济的有力支撑。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新建、扩建了中亭街、横街等主次干道,城市基础设施也由基本适应型向适度超前型转变,有力地增强了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承载、服务、保障能力和集聚、辐射、带动功能。

发展能力切实提高。通过参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大调研大讨论和“六赛六比”等活动,全区上下抓项目、抓服务的合力凝聚形成,攻坚克难、促进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推行了“飞地工业”、“调研落实月”等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新举措,并在旧城改造、就业再就业、春风行动、平安台江等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上不断推出新办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得到了省、市充分肯定。

“十五” 期间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它充分展现了全区人民勇于争先、敢于拼搏的可贵品质,展现了各级各部门齐心合力、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同时也与区人大的有效监督、区政协的参政议政、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台江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等资源制约加剧,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偏少,经济总量、工业经济总量均偏小,发展后劲不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街道经济发展水平、速度明显滞后;旧城改造任务仍然艰巨,市容环境卫生问题时有“回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居安思危、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不断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构筑福州“金外滩”、建设全省现代商贸中心区的重要阶段,我们面临着中央积极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福州市实施城市建设“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我区的滨江优势和商贸优势将更加凸显,区域功能定位、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将更加明确。为实现区委确定的我区“十一五”奋斗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福州金外滩的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滨江优势。依托闽江公园北园发展旅游娱乐业,建设大规模、高档次的灯光夜景工程,打造沿江“亲水”景观带。沿江建设总部大楼、星级宾馆、商务中心等,同时整合五一南路楼宇资源,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企业总部等,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与五一中路、五四路中央商务区相呼应,建设滨江商务区。此外,巩固发展现有的服装、餐饮、建材、电器、珠宝首饰等五大支柱行业,着力培育福州步行街、榕城美食街、五一南路餐饮街、广达路家装品牌街、君临芭莎风情街等十大特色商业街。

充实提升三大商圈。在东部着力推进鳌峰批发走廊的整合、提升、优化,建成为大型商场、超市提供加工、配送等服务的商品配送中心。在中部建成台江城市广场,建设高档写字楼或五星级酒店,建成以高档餐饮休闲为主题的二期步行街,同时培育繁荣各商业街区,构建融商务、旅游、购物、美食、休闲等为一体的黄金旺地。在西部培育万象商业广场、宝龙城市广场,与台西科技园共同构成大型综合商贸、科技创新服务和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同时依托省广电大楼培育文化、娱乐、传媒产业,将台江西部基本构建成以科贸、家居、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新型科工贸商圈。

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坚持加大政府投入与积极引进内外资相结合,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八一七中路台江段、上下杭、洋中、路通、中选、汀洲、示范等251600多亩成片旧屋区改造。把旧城改造与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有机结合,优化布局结构,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商贸、旅游、服务业档次和水平。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打造高尚住宅商务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大力推进路网畅通工程,全面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健全现代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务、旅游、法律、会展、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培育繁荣服装、餐饮、建材、电器、珠宝首饰五大商贸支柱行业,引导市场朝专业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社区服务业,重点培育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救助服务与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会化服务、就业与再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等四大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重点开发滨江景观游和会馆文化游资源,拓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调整优化工业经济。扶持电子信息、五金机电、医疗器械、服装鞋革、日用化妆品等优势企业,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福州高校科技孵化园功能和水平,建成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科技项目孵化园区。优化整合各工业园区,着力培育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努力发展产业集群。基本完成区街集体企业的改制,盘活集体资财,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提升民营经济。坚持服务与引导并重,建立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升级换代和创设品牌。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引导民营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我壮大,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城区环境

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在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城市长效管理目标责任制,深化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责任追究制度,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城市管理资源市场化运作,提高市容保洁质量。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确保闽江东南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标。大力推进内河综合治理,彻底消除内河漂浮物成堆成片状况和河道黑臭现象,实施内河景观工程。   

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建设步伐,推进绿色社区、城区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建立公众生活、工作、休闲的城市交通绿色通道网络。结合旧城改造,加强公园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全面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有效控制我区环境污染,确保城市噪声功能分区环境噪声达到分区标准。严禁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入内河,改善生态环境,营造整洁优美、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鼓励和引导企业、居民节约使用水、电等生产生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创新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四大职能,逐步形成程序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型财政体制转变,完善社会化、多元化公共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市场机制在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开决策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

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完善人才、技术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按照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原则,规范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推进“诚信台江”建设,构筑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社会信用“四大体系”。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五)全面提高外经外贸工作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引导,鼓励外资投向商业、服务贸易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引进跨国商贸企业和大财团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鼓励引导外资、民营企业通过增资扩产、购并重组等途径,嫁接、改造我区各类集体、民营、私营个体企业。紧紧把握闽港台合作新机遇,做好“亲情招商”工作,吸引更多台港澳企业来台江投资兴业。扶持一批大中型优势企业创立品牌,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强化价格监督力度,建成省级规范物价检查所。完善市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和透明度。用活用足国家和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管理,倾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健全投资服务中心建设,为外商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六)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发展战略

加速推进科技进步。巩固提高全国科技进步城区成果,扎实推进“数字台江”建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科普工作力度,加强区、街、社区三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区,努力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政府对教育的保障责任,重点加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幼儿教育、普高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提高质量,基本建成能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覆盖全民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市需要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继续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成果,推广与名校联合办学模式,创建十二所中小学省、市级示范校、达标校、重点校,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推进人才战略实施。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加强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和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集人才、劳动力和技术于一体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七)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断扩大就业渠道。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方式,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信息平台,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政策。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和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认真做好下岗失业、“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积极开展跨地区劳务合作交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保障企业正常用工需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投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制度。进一步建立覆盖全区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区慈善总会和慈善超市的补充救助作用,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利。发动社会力量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

努力促进文化繁荣。加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好台江区文化活动中心。重点开发和有效保护一批历史文物、文化遗产,继续深入挖掘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加强文艺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文艺创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处置能力。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保障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快建设和谐社区。完善民主监督和管理,做到社区事务、政务、财务三公开,不断提升社区民主自治水平。以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为目标,逐步完善社区的硬件设施建设、人文建设和外环境建设,全区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的标准和要求。

深化民主法制建设。切实抓好“五五”普法规划和第二个依法治区规划的组织实施,构筑全民参与、普治结合的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深化律师公证行业改革发展,提升法律服务的工作质量与水平。加强司法所、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构筑机制健全、运作高效的司法行政工作体系。

推进“平安台江”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完善路面、社区、单位三大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无毒害社区”、“无邪教社区” 创建工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抓好外来人口管理、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途径和诉求渠道,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作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突发信访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严格实行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6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06年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央和省、市战略部署的落实,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初步确定200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增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商品零售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出口总值与市里下达的指标持平。为实现上述目标,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开好局、起好步,2006年区人民政府将围绕区委确定的工作要点,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发挥商贸经济优势,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做强、做优鳌峰批发走廊现有各专业批发市场,着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扶持培育花鸟市场、辣椒香料批发市场,确保福建美容美发博览城、海峡保健品市场、永辉总部生鲜物流中心、古玩字画市场、新天城小商品市场等于年内竣工开业。做好大鞋城、精品箱包城等专业市场和“台农”及其周边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巩固既有的品牌优势,建设平民大众化专业市场。倾力打造江滨商贸繁荣带,继续大力推进中亭街全线夜景灯光工程建设,加快横街、天华和台江城市广场建设步伐,积极推动CEPA香港城免税城开业,筹建高档写字楼或五星级酒店,全面提升福州“金外滩”的形象和档次。继续抓紧法国迪卡龙体育用品专业商场、天虹百货超市、少儿科技城、3C数码城等项目洽谈,争取英国百安居时尚家居广场5月份正式开业,万象商业广场9月份全面开业,宝龙城市广场年底前开业。继续拓展台江会展业,办好福州市第七届美食节和第三届全国珠宝首饰展销会。

(二)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推动工业增量提质

积极推进“总部在台西,基地在金山”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区生产经营软硬环境建设,继续培育壮大台西科技园,加快福湾一期佳宁化妆品项目的建设工作。大力扶持和培育福德自动化、哈工大科技、金视界液晶、卓异电子、富源金属等一批年产值上亿元的支柱企业,争取亿元企业由现有的9家增加到15家。筹建台西科工贸大楼,进一步增强台西科技孵化园功能,提升我区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力争完成对皮革五金电镀厂、五金工具五厂等一批区属老企业的改制。进一步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继续推动企业参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协助企业做好生产技改、项目融资、劳动用工、职业培训等方面工作,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进一步加大以服务贸易业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扩大引进外资的领域,力争引进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及评估师、审计师、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提升我区服务业整体档次。进一步充实完善可供招商项目库、在谈项目库、重点客户库建设,充分利用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等现代化手段,加快形成以商引商、捆绑招商、联动招商的多元化招商格局,不断提高招商的成功率。精心筹备和组织项目参与“5·18”海交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争取有新的进展。对重点企业进行挂牌保护,采取“重点保护,跟踪服务”措施,严格执行检查“报批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好全程跟踪、无偿代办“一条龙”服务,促进重点在建项目尽快到资、动工、投产、开业。

(四)加快推进旧城改造,营造整洁优美环境

举全区之力,全面完成八一七中路台江段道路改建河道整治工程的拆迁任务,创造“福州速度”、“海峡西岸速度”。完成台江西路扩建工程和台江城市广场主体工程建设,启动双杭一期、上海新村危房等旧屋区改造项目。加快在建旧改项目的建设进度,天华旧屋区改造项目争取年底全面封顶,横街旧屋区改造项目8幢群楼年底封顶,义帮洲二期旧屋区改造项目确保全面完成交房入住工作。做好在建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快路网畅通工程建设,完成高桥路、学军路、斗池路、长乐南路等主次干道改扩建的拆迁任务,改造群众东路、白马中路等人行道,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落实城市长效管理的责任追究、绩效考评和立功嘉奖制度,采取齐抓共管和属地管理落实责任制相结合的办法,强化市容显见性问题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创新,全面推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逐步推行定岗、定责、定标准、定奖惩的管理模式。加强内河管理,严查向内河“三直排”等行为,落实内河全日制保洁。认真贯彻执行福州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年持续改进计划,巩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成果,加大餐饮业油烟整治力度。继续大力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活动,建好江滨公园二期和彬德闸公园绿化项目,全年新增公专用绿地130亩。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城区卫生环境。

(五)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强化重点税源监控,严厉打击偷逃骗税,堵塞各类漏洞,确保应收尽收。着力从新增项目中挖掘财税增收潜力,规范政府非税性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解缴入库。继续通过调整支出结构、集中新增财力、节约行政开支等办法,把财政增收主要用于工资发放、医保扩面、住房补贴发放、扶助弱势群体、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今年解决全区所有城市管理工作经费保障问题,贷款3000万元建设两所小学,安排1000多万元用于台三小扩建和体育馆危房改造。通过区财政扶持,稳妥、分步、扎实解决区街属在职、离退休职工的医保扩面问题。严肃财经纪律,制定更适合我区实际、形式更多样、程序更严谨、管理更规范的政府采购综合管理办法。继续强化对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支出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安全有效。继续完善和执行“经费支出预警监控”制度,逐步形成预算编制上的源头控制、经费报销上的严格审核、开支结果的公开披露等各环节相互衔接、严密制约的机制,防范不良行为的滋生。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福州高校科技孵化园的规模和水平,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上下功夫。新建、扩建光明小学、祥坂小学、37中和台三小,茶亭小学并入交通路小学并扩大规模,37中争创市级示范初中校,台五小通过省级示范校复评。以双虹小学革命史迹陈列馆、台六小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和台二小诚信教育基地为示范点,不断强化素质教育和教书育人工作。启动台江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建立音像资料档案馆。坚持不懈地开展网吧、音像制品、出版物的管理工作,净化文化市场。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鼓励和指导达到条件的街道争创省级体育先进社区。提高业余训练质量和水平,力争向省、市多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巩固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成果,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星级管理”,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卫生新格局。落实非典、霍乱等突发性重点传染病的疫情收集报告制度,健全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加强中小餐馆长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和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力争上半年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年底前达到县级三类实验室建设标准。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优化计划生育服务,重点开展生殖健康推进活动,育龄妇女接受规范的基本生殖健康服务率85%以上,综合节育率88%以上。此外,完成二届《台江区志》编修工作,认真抓好社区整合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好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切实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强化双拥共建、侨台、人防、档案、广播电视等各项工作,力争取得新成绩。

(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积极构筑和谐台江

加强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所建设,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安置进城务工农民3300人,闽宁劳务对接550人。再就业工作要做到应援尽援,全年力争安置下岗失业职工2500人、城镇失业人员2200人,完成再就业转岗培训2700人。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管理,大力推进我区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强化对低保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确保“不冒不漏”。认真做好救灾救济、优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春风行动”,落实科级领导干部、文明单位与特困户结对帮扶制度。在12个社区建立“爱心帮扶站”试点,积极开展送岗、助学、送医、经济补助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

(八)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认真做好“平安台江”考评验收工作,确保今年我区10个街道全部实现创建平安街道目标,80%以上的社区达到验收标准,群众知晓率达到60%、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严厉打击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对重点地区部位、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创建“无毒害社区”、“无邪教社区”活动,预防青少年犯罪。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金融诈骗、涉税等经济领域犯罪活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扩大技防工程覆盖面,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进一步落实社区可防性案件通报制度,构筑社区治安防范责任共同体。继续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众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认真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做好“五五”普法启动工作,加强对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和“148”法律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对食品、药品、饮食卫生、危险化学品和交通、消防安全的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新形势下,加快构筑福州“金外滩”、建设全省现代商贸中心区,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人民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关键”要求,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解放思想,改进政府的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加强政风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正确处理依法规范行政和优质高效服务的关系,只要是着眼于长远、有益于发展、惠利于百姓的,能放开的毫不犹豫地放开,能支持的竭尽全力地支持,能创新的坚定不移地创新,努力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实现大跨越。不断更新观念、更新思维,持之以恒地打造快捷、高效、优良的服务环境,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外出招商相结合、与抢抓项目相结合,全面提高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求真务实,不断提高狠抓落实的水平和成效。坚持求真务实,始终把政府工作放在为民发展、为民致富、为民谋利上,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真抓实干,对看准的事、定下来的事、干起来的事,紧抓不放、抓住不让、一抓到底,杜绝推诿、扯皮、拖拉现象。坚持目标任务管理,不断完善跟踪督查机制,加大曝光和惩戒力度,推动工作有效落实。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打通“不落实”的关节,解决“不落实”的问题,把智慧、能量、精力比拼在商贸、工业、招商、城市建设等工作方面。

依法行政,积极营造进一步推动发展的环境。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完善工作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做细做实,加大交办、督办、催办力度,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坚持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把各项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政府部门与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的对口联系,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虚心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不断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区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全程跟踪、一站式服务”,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全面推进自动化办公,年内力争实现“无纸化办公”与现行办公模式的过渡,进一步提高政务工作效率。

从严治政,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用权、用人、用地、用钱等方面有关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体系建设,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增强防腐拒变能力。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教育政府工作人员务必牢固确立宗旨意识,恪守党纪国法,全力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万众一心、成就辉煌;新的五年,我们信心百倍、激情满怀。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胡锦涛同志视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崭新的风貌、旺盛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乘势而上、超常发展,为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构筑福州“金外滩”、建设全省现代商贸中心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