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11-02-10 11:36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11124在福州市台江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春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台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暨“十一五”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奋发进取,集中力量打好“五大战役”,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任务。预计全区生产总值202亿元,比增1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比增16%;财政总收入18.58亿元,比增4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6亿元,比增44.9%,增幅居全市首位;出口总额8.8亿美元,比增65%;进口总额2.4亿美元,比增20%;合同外资2.02亿美元,比增9.8%;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1.1亿美元,比增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比增50.6%;商品销售额648.8亿元,比增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5亿元,比增2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84元,比增11.5%;人口自然增长率0.8‰。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跃升。巩固发展东方百货、世茂百货、天虹百货等商贸龙头企业,成功引进星巴克、哈根达斯等一批知名品牌,海峡金融商务区万达广场建成开业,新增和提升限上商贸企业81家,商贸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对接全市商贸布局调整,完成鳌峰洲水产、瓜果、禽蛋、蔬菜、副食品五大批发市场搬迁工作。万(象)宝(龙)、中亭街等六大主力商圈年销售额达255亿元,比增31%;家电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达13亿元,占全市50%以上;成功举办“第二届金秋购物旅游文化节”等品牌会展活动,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滨江休闲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春伦茶叶、台魅食品等一批知名品牌入驻开业,南星商城、江滨外滩1号等节点建筑动工建设;开通闽江公园南北园“水上巴士”专线,闽江游船扩大至8724客位,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比增85.56%,滨江旅游持续升温。榕都318文化创意街区顺利开业,闻天传媒、炎龙设计等18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总注册资金1.5亿元;青年会广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招商工作顺利开展;与省外经贸厅、台湾中华电子商务产业协会联合创办的海西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我区,被省政府列为闽台合作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农户网、台湾正品网等25家电子商务企业和淘宝商家签约入驻。高端酒店业加快发展,万达威斯汀酒店正式开业,世茂洲际酒店转入上部施工,融侨酒店即将动工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富士康福建总部、百脑汇福建总部、中泰产业基金、优势股权投资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或正式入驻。积极调整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扶持工业企业实行产销分离,明一乳业等重点企业成功实现“工转商”。

(二)全力打好“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68项“五大战役”项目任务,实现年度投资22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3.3%,发展气势、发展效益进一步凸显。两大商务区建设发展格局全面拉开,已出让土地21557.73亩,吸引了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海峡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和省交通运输集团、融侨集团、名城地产等15家知名企业入驻开发写字楼、星级酒店,其中,10101万平方米的高层写字楼已建成或动建,台江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上海新苑、福机新苑、新港苑73.5万平方米安置房动工建设红星苑一期、桂园怡景二期、鳌港苑三期28.8万平方米安置房实现封顶,转入内外装修阶段;桂园怡景一期11.3万平方米安置房按时建成交房,1350多户群众顺利回迁,我区安置房小区的品质得到入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集图书馆、文化馆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区文化活动中心顺利竣工;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加快建设,各街道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建成投入使用;新增、更换社区健身路径30条。“五大战役”的实施使台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民生优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重视抓好城区建管,人居生活环境实现新改善。成功实施上海东新村、红星工业区等成片旧屋区改造,拆迁占地面积1225.23亩,拆除建筑面积102.99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旧屋区改造任务。同时,在旧屋区改造工作中实行“电子签约”和低保户“拎包入住”等措施,使旧屋区改造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和人性化。新建、拓宽改造排尾支路、鳌峰支路、鼓山大桥三环连接路等8条主次干道和11条小街巷;完成白马河水系台江段8条内河截污改造,白马河步行道台江段基本贯通;改造提升闽江北岸夜景灯光,完成162处景观改造,城区景观和群众生活品质有效提升。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强化整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交通乱象等城市管理顽疾,清理规范户外广告2655面,集中拆除违法建设3万多平方米,市容市貌改观明显5000平方米的台江鳌峰环卫公寓建成交付使用,新购置电动保洁车等环卫设备,环卫事业加快发展。新增城区绿地80亩,完成西二环路等重要节点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全区“绿色学校”覆盖率达85.7%,“绿色社区”覆盖率达61.6%

(四)着力加强公共服务,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区本级财政集中统筹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达3.59亿元,比增31.5%。投资2700万元新扩建宁化小学,完成亚峰中心小学和鳌峰洲小学整合;10所学校2.57万平方米校舍得到加固,新上海幼儿园动工建设,红星苑幼儿园主体竣工;加强校园人防、技防、物防建设,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126名保安人员,校园安保工作进一步强化。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1600平方米;全面推行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免费体检服务,受益人数达23848人;在瀛洲、后洲等5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单人次门诊处方价格降幅达31.36%,减轻群众负担110多万元。成功举办“首届滨江元宵节灯会”、“青年时尚文化节”、“新春民族音乐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凤之旅女子打击乐团的《榕城乐》节目荣获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优秀节目奖;全面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增文物点92处;我区运动员参加省、市级比赛共荣获团体冠军7个,单项冠军30个。《台江区志(19912005)》定稿出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开。

[NextPage]

(五)扎实办好惠民实事,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区本级财政集中统筹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9亿元。城区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低保对象医疗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完成任务数的105.5%。加强区属老人院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建立了32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我区被国家老龄办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治疗等6项残疾人实事项目,投资650万元的“福乐家园”建成投入使用。积极促进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290人,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23万元,帮助2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额居全市第一。完成水松新村、浦东小区、嘉园邨新村10个有一定规模和示范作用的无物业小区整治任务;新增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1300多平方米;启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工作;招收30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活力日益增强。深入开展区领导大接访活动,按照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要求,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有效化解拆迁、农民工讨薪等突出矛盾。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监管和防风防汛工作,各项安全指标低于全市事故控制指标平均数,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5.68%

(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进步。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复208件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134件市、区政协委员提案,满意率分别达100%97.7%。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我区被全国普法办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推进阳光行政,网上行政审批及效能监察系统全面开通运行,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启动建设,行政执法三大公开项目按规定已全部上网公开。绩效评估活动深入开展,参评范围全面覆盖50个区级机关单位,评估体系增设了“新增内资项目”等特色分和“限上商品零售额”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绩效评估活动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惩庸治懒、奖优罚劣,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群众对“12345”便民呼叫中心诉求件办理情况的满意率达93.1%。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全面推行“阳光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部门的资金监管、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深入治理“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2010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一五”规划的胜利实现,台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均超过“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全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翻一番,年均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21.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接近翻三番,年均增长33.2%。出口总额突破8亿美元,翻三番,年均增长38.7%。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在全市绩效评估活动中连续两年(2008年、2009年)荣获“优秀等级”。

五年来,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主动对接全市产业规划调整,按照“中心突破、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聘请国际一流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开发滨江区域,占地4000多亩的海峡金融商务区和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成功落户我区。目前,两大商务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40万平方米的福州市首个城市综合体——海峡金融商务区万达广场已率先建成开业,不久的将来,还将涌现出一批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总部大楼、城市综合体,福州城市新地标也将屹立于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两大商务区的建设将有效推动台江东西两翼区域经济的升级转型,为台江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提供优质载体,为台江今后五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为台江建设海峡西岸福州“金外滩”提供坚实的保障。

[NextPage]

五年来,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商贸经济朝着高端化、品牌化的方向加快提升。天虹、东方、世茂、万千等6家百货陆续开业,洲际、威斯汀、融侨等3家酒店相继落户,现代百货业、星级酒店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飞跃。古驰、巴宝莉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入驻经营,万(象)宝(龙)、中亭街、五一路IT数码、光明港珠宝玉石等主力商圈日益繁荣,在银领国际、末未服饰等重点商贸企业成功推行“公司总部、营运中心、财务核算地在台江,生产和销售在外地”的运作模式,全区限上商贸与限下商贸比例由2005年的2476调整到2010年的3367,商贸经济活力显著增强。滨江旅游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引进福建八方海上旅游客运有限公司运营“闽江游”项目,闽江夜游线路入选“福州十佳旅游线路”。

五年来,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秉持“整体规划先行、收储拆迁先行、建设安置房先行、重点项目先行”和“资金平衡、安置房平衡”的指导思想,加快推进旧屋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累计完成392800多亩的旧屋区改造任务,同步配建鳌港苑、光明港苑、桂园怡景等150多万平方米的安置房,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路网建设日趋完善,茶亭街、台江路、长乐南路等重点路段完成改造并建成通车,八一七路城市发展中轴线全面贯通。扎实推进城区主干道景观整治和夜景灯光建设,城区环境进一步美化、亮化,城区品位和档次不断提高。

五年来,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投入1.03亿元资金新建、扩建5所学校,新增教育用地62.51亩,校舍面积4.44万平方米,在省对县(区)的教育督导评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等级”。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达到人均15元的省级标准,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医生联系家庭责任制、居民健康身份证制度等便民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古田会馆等重点文物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茶亭十番音乐”入选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就业、医疗、养老、低保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累计为人民群众兴办实事3759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05年增长83.6%

五年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荣获国家级“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科普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殊荣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文明城区”、“福建省科普先进区”。与此同时,人事、科技、物价、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防、国防动员、预备役等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奋勇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台江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台江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一批产业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尚处于建设阶段,现代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推动跨越发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城区建设管理现状还不适应发展要求,旧屋区改造任务依然繁重,城市管理、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内河整治等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较为困难,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要办的事还很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仍要不遗余力地推进;四是改革攻坚任务仍然较重,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水平还不够高,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NextPage] 

“十二五”发展暨201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逐步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加快建设省会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纵观全局,“十二五”时期,我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但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多于劣势。中央支持东部率先发展和海西先行先试,省委、省政府作出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台江加快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积淀,台江的发展定位更加明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具备了提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我们必须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进一步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全力打造“宜居乐业、活力时尚、人文厚积、和谐繁荣”的中心城区,加快实现富民强区、和谐宜居的目标。

根据区委《关于制定台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区“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市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为主线,以建设服务业强区为方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着力推动台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深入实施“中心突破、两翼齐飞”发展战略,优化经济发展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城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核心区、闽江北岸最具发展活力和成长性的新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和推动跨江发展的重要区域,构建经济繁荣、文明和谐、富有魅力的海峡西岸福州“金外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为海西发展和我市在海西建设中发挥省会龙头带动作用作出台江应有的贡献。

在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台江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我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转变方式成效显著、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等四个方面。具体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率先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逐步发展以限上企业为主的现代商贸经济,基本实现传统商贸经济向现代商贸商务经济的转型提升,建成具有一定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海峡西岸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幸福指数逐步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增长、人口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趋协调,城区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体系适度超前,创业环境更加优化等。上述目标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与我区“十一五”发展水平相衔接,与我区“十二五”发展方向相融合,与全市发展步伐相适应,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起步年和基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确定我区今年的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出口总额增长10%;进口总额增长3%;合同外资达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达0.92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60亿元;商品销售额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立足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集聚资源要素,突出发展高增加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加快转变促提升。一是巩固发展商贸服务业。推进中亭街实施新一轮业态提升,有机串联茶亭街、君临天华、群升国际等周边市场,繁荣八一七路黄金中轴线;继续培育宝龙城市广场、万象商业广场,推进三迪家居广场、中央第五街建设招商,争取闽福发地块城市综合体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壮大西部商圈;加快推进鳌峰洲花鸟市场等搬迁,发挥海峡金融商务区万达广场的引领作用,带动东部商圈加快形成。进一步提升五一路IT数码、中亭街服装和家电、光明港珠宝玉石等产业集聚能力,增强传统特色商圈的辐射力。同时,加快广达路、达江路沿线低端业态调整,对接地铁出口和枢纽中心商圈建设。积极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培育发展一批品牌产品区域销售中心,引导发展专卖店、连锁店、旗舰店等营销模式,继续提高限上商贸比重。建立完善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家教服务、社区服务,依托社区便利店建设,推广家庭用品配送服务。二是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力发展金融业,发挥海峡金融商务区的影响力,继续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典当、基金等金融相关行业,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鼓励引导会计审计、律师事务、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中介服务业体系。以省交通运输集团入驻为契机,加强政策引导,吸引具有一定规模的航运、物流等企业入驻,推动船务代理、船舶交易等船务经济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扶持电子商务服务业,倾力推进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建立“九大中心、三个平台、一支基金”,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骨干企业,打造国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示范基地。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大榕都318扶持力度,努力吸引品牌设计、形象策划、装修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企业入驻,争创福建省文化产业基地。支持发展会展业,依托万达威斯汀酒店,吸引省、市有影响力的高峰论坛、研讨会、推介会等活动在我区举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依托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地区总部、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以及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资、财务和营销总部入驻,培育若干“主题楼”、“特色楼”,壮大总部经济规模。

[NextPage]

拓展内需保增长。一是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确保完成260亿元的基础上,力争达到300亿元。继续集中力量打好“五大战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安排区级重点项目59项,总投资870.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0.67亿元。拓宽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计划投资和新增建设资金支持,推行BT等融资方式,以财政性资金投入吸引民间资本跟进运作。二是扩大市场消费需求。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完善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能力。积极培育旅游、信息、文化、教育、健身等消费热点,鼓励发展网络购物、信贷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办好“金秋购物旅游文化节”等商贸活动,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重点商圈、重点企业扩大销售。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治理“餐桌污染”,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扩大开放增活力。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旧屋区改造和商务区建设,坚持招商引资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平台载体建设、产业转型提升相衔接,有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招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已建成的万达甲级写字楼、SOHO写字楼和世茂国际中心、红星苑等一批在建商务楼宇,着重引进金融服务、船务代理、电子商务、中介咨询等一批高端服务业,精心选择引进产业水平高、带动性强、税收贡献大的优秀企业,增强利用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能力。抓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的历史机遇,加快海峡金融商务区和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金融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对台合作先行先试。整合包装区域资源,充分利用“5·18”海交会、“9·8”投洽会等招商平台,推出一批拉动作用强、集聚效应大的项目。建立“谁招商、谁受益”的招商机制,充分调动区直部门、街道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壮大企业求发展。强化品牌驱动,制定出台品牌发展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加大对本土企业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力度,推动腾新食品争创国家驰名商标,亚亨食品等6个品牌争创省著名商标,伊人服饰等10个品牌争创市知名商标。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福建智恒科技园建设,扶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对接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促进顶点软件、一丁集团等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早日上市,同时,继续生成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鼓励企业整合壮大,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推动新概念等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完善人才公共服务项目,大力引进高层次、高素质、实用型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以提升功能品质为核心,加快建设宜居城区

强化规划引领,用足用好滨江优势,以旧屋区改造为抓手,以统筹区域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城区建设管理水平,打造优美、乐业、宜居城区。

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依托海峡金融商务区和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强楼宇经济组团式布局、集约化发展,精心打造城市精品。继续深化中央商务区整体规划,细化功能分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善水电、煤气、停车、通讯等公建配套。注重建筑单体设计与区域整体规划的统一协调,在闽江北岸重点区域规划建设高水平、上档次、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景观。全面启动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二期和海峡金融商务区二、三期建设工作,加快海润滨江以东400多亩土地以及闽福发、福抗等地块收储,推动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前景好的服务业项目生成落地。强化已落地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加快三迪·联邦大厦、升龙环球大厦、万科金域花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海峡银行、荣泰国际大厦、百联大厦等项目全面转入动建阶段;促进海西金融大厦、建行福建省分行、申发大厦等项目加快建设,迅速形成实物量,展现商务区形象。

[NextPage]

打造亲水旅游休闲带。发挥台江区位优势,用足、用好滨江、内河资源,加快开发建设亲水旅游休闲带。一是积极打造“闽江游”名片。进一步加强市场宣传营销,深化“闽江游”与闽都文化的对接,不断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提高“闽江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加快海峡金融商务区万达游艇码头建设,积极吸引游艇会所落户我区,进一步拓展“闽江游”形式。二是加强滨江休闲广场建设。按照“4A”级景区创建标准,完善导览标识系统,丰富商业、文化、餐饮等元素,增加人流,努力形成时尚魅力街区。三是加快江岸景观改造。整合改造沿岸生产性码头,改造提升苍霞公园,推进闽江大桥以东驳岸绿地建设,美化、绿化江岸景观,不断完善滨江岸线景观带。四全力打好内河整治攻坚战。全力做好光明港河、白马河沿岸旧屋区改造、违法建设拆除和景观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光明港公园、小桥头公园等沿河公园绿地建设,同时,扎实抓好三捷河、瀛洲河、达道河等8条支河的截污、疏浚、清淤、驳岸整治、景观提升及沿岸旧屋区改造、违法建设拆除等工作,力争年内基本完成内河整治任务,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加强旧屋区改造和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旧屋区改造与优化布局相结合,通过控制建筑密度,增加绿地和公建配套,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继续按照“先谋后动”和“成熟一块、启动一块”的原则,加快启动五一路状元地块、琯后街地铁配套安置地块、地铁枢纽大厦地块、斗池路地块、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二期、海峡金融商务区二、三期等地块旧屋区改造,积极推进太平、汀洲和苍霞旧屋区改造,力争实现改造100万平方米以上旧屋区的年度工作目标。全力配合市里推进地铁1号线建设,加快斗池路、延平路、兰花路等5条道路拓宽改造,实施40条小街巷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区交通路网。强化安置房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与旧屋区改造同步推进上海新苑、福机新苑、新港苑等安置房建设,确保红星苑一期、桂园怡景二期、鳌港苑三期等项目年内竣工交房,为旧屋区改造提供充足的房源保障。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继续加大建筑立面景观和店牌店招整治力度,实施台江路、滨江休闲广场等重点路段、关键节点、标志性建筑夜景灯光改造,打造整洁靓丽的城区景观。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探索重点区域垃圾直运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继续保持违法建设高压严管态势。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新建、改造公厕12座。全面推进城区绿化,力争新增城区绿地30亩、立体绿化40处。进一步提升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能力,着力解决油烟污染、噪声污染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和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环保宣传,倡导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完善公共服务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扎实办好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结合旧屋区改造,盘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积极推进台四小和工业路小学、台二小和瀛滨小学整合提升,完成台五小、台六小教育预留地房屋征收任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成宁化小学,推进三十六中、台一小等改扩建,实施9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校安工程建设1万平方米。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多元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落实每个街道拥有1所公办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健全校长及教师考核、培训、激励机制,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引进骨干教师,不断壮大名师队伍。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统筹抓好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扩大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覆盖面。推进宁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确保义洲、后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验收。充实提升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加大全科医师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双向转诊制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保卡一卡通改造和居民健康信息系统改造任务。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创建省级后备体育人才基地,全力备战2012年市运会,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巩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提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质量,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争取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开展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资集体协商,切实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居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加大对低保及低保边缘户的医疗、教育等救助力度,依法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规范社会化养老服务,扶持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发展,新建1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打造23个精品示范站点。大力发展社会慈善、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

(四)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提升城区和谐程度

紧紧围绕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我区连膺省级文明城区的目标,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着力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谐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祥和。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不给他人添麻烦”和“公共文明好习惯”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继续抓好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科技周、科普日等群众性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传承保护传统文化遗产,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启动上下杭改造总体规划编制,推进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台江支中心和10个街道分中心建设,推进区图书馆争创国家二级图书馆。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古田、汀洲等会馆资源,培育具有台江民俗特色的闽剧、评话、唱等群众性文化品牌。成立闽江渔歌少儿培训基地。继续推动陈文龙、张真君等民间信仰及民俗文化对台交流。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涉黄、涉暴音像制品、非法出版物和违规视听网站,倡导依法文明经营,净化文化市场。

[NextPage]

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着力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困难,改善社区工作者和二级保洁员待遇,夯实社区工作基础。改造提升20个有一定示范作用的无物业小区,提供保安、保洁、保绿等物业化服务。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协管员作用,强化就业、计生、治安等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工作,完善再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普法教育、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工作,巩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成果。扎实做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继续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完善执法队员绩效考核机制,构建“责权明确、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快绿化养管、道路保洁、公厕管理等领域“管办分离”、“管养分开”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继续抓好限摩限超电等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建设台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强应急处置和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安全、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建立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化解企业改制、物业管理等引发的各种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天网”工程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重点整治旧屋区、集贸市场等消防安全隐患,落实市场业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避灾避险场所建设力度,新设置避灾避险场所66处、容量1.2万人,并配备必要的生活保障设施和物资。

(五)以适应加快发展为动力,推动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严的要求。区人民政府将立足大局、着眼长远,以创新、务实、高效、廉洁的工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引领全区人民昂扬奋斗,推动台江走向新辉煌,实现新跨越。

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在加强学习中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加强对理论、科技、法律、政策和业务的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干部理解、领会和运用政策的水平,提升履职能力。在加强学习中进一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先行先试的实际行动、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为民惠民的有效举措,增强抢抓发展机遇、驾驭市场经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工作无计划、推进无方法、落实无效果的工作状态。在加强学习中进一步开拓创新、激发干劲,鼓励干部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大胆试、主动闯,宽容失败,营造敢闯敢试、奋发向上、激情创业的环境氛围。

规范行为,高效行政。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及时有效办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开通运行台江区网上行政监察总监控系统和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使政府的一切工作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行和完善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雷厉风行地推进落实。推行“阳光政务”,完善重大事项民主研究、专家咨询、社会听证、新闻发布制度,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扩大社会各界对政府事务的参与程度。

凝心聚力,服务发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条块之间的团结协作、相互支持,一切为了台江发展,为了百姓利益。提倡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敢于碰硬,善于攻坚,进一步凸显跨越发展的气势。坚持面向企业、面向群众,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推进市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流程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水平。坚持民生为重,切实做到事关民生的财政投入优先保证、事关民生的利益问题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保障机制优先构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廉洁从政,强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和落实反腐倡廉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以政府干部良好的自身形象取信于民,激发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位代表,台江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艰巨而光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大干“开局之年”,为推动台江“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