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区公开办 发布时间: 2016-02-22 15:34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6日在福州市台江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台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福州市台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暨“十二五”发展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376.3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68亿元,增长0.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5亿元,增长0.39%;出口总额10.71亿美元,增长13%;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8亿元,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亿元,增长14.5%;人口自然增长率2.08‰。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新申报限上商贸企业60家,全区限上商贸企业增至312家,限上销售额增长21.3%。原福州大鞋城等专业卖场成功实现业态升级,引入携城茶都等一批新型企业入驻。金融街万达广场、中亭街、特艺城等主力商圈稳定发展,宝龙万象广场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全面完成地面土建项目,将有机衔接苏宁广场、万象、宝龙、红星美凯龙、中央第五街等城市综合体,形成超百万平方米的“全省最大商圈”。电子商务产业品牌化发展,全区电商企业超过300家,搭建了喜购宝、乾坤好车等十多个电商平台,年交易额突破300亿元。海峡联合商品交易中心获省政府批复设立,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二期顺利完成桩基施工。金融服务业加速集聚,海峡银行、招商银行等13家金融总部项目落地实施,开业运营的金融类企业超过200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新增公司类经济主体4160家,增长15.81%。全区创业团队达208家,优空间被评为省、市级众创空间。海通发展、金钱猫科技等三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上市。“闽江游”成功启动线上线下品牌推广,年接待游客超17万人次,增长10%。

  (二)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安排的69项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58.2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6亿元,超年度计划4.9个百分点;35项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22.5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48亿元,超年度计划21.1个百分点。海西金融大厦、交通物流信息大厦等9个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兴业银行总部大楼、福建招银大厦等7个在建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中捷大厦、富力中心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苏宁广场二期进场桩基施工。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新增楼宇面积67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380家,万科金融港、省粮油进出口集团总部项目正式落户。“三维”项目对接、“回归工程”成效显著,“5·18”、“9·8”期间共签约内外资项目30项,总投资80.5亿元。启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作,79处约4.4万平方米文保、历史风貌建筑得到保护开发。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陈文龙尚书庙、建宁会馆竣工验收,上杭路、隆平路等主要街巷外立面传统风貌修复基本完成,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特有的中西合璧建筑文化、闽商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三)城区宜居品质稳步改善。以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榕举办为契机,统筹推进7大类、91项、总投资110.84亿元的宜居环境建设项目,旧屋区改造、内河整治、景观改造等重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面完成琯后街二期、新港路一期等4个地块征收交地,轨道2号线西洋站、市一医院、东西河3个地块进场施工。彬社新村和义帮洲一、二期等2500户遗留“两证”办理得到有效解决,新港苑、福机新苑等44.6万平方米安置房按时建成交付使用,2000户居民顺利选房回迁。实施茶亭河、大庆河等6条内河综合整治,有序推进桥梁、驳岸、绿化景观等工程建设,内河环境有效改善。交通西路等9条主次干道(片区)沿线立面景观完成整治提升,闽江北岸1.5公里夜景灯光带竣工验收,南公园耿王府历史主题花园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下穿通道建成通行,金山大桥及南北立交桥拓宽改造工程顺利完工。9条市政道路、17条小街巷得到维修改造,城区路网通行质量显著提高。整治提升22个老旧住宅小区,鳌峰(一)、达道(二)垃圾转运站完成改造升级。拆除“两违”面积约10.1万平方米,统一规范设置店牌店招3000余面,市容环境保持整洁有序。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新建空气自动监测站两个,淘汰“黄标车”近千辆,全面启动20个公共便民自行车站点建设。城区空气质量基本保持优良,达标天数占全年96%以上。

  (四)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社会事业支出9.2亿元,占一般公共支出的比例达71.85%。年度投资4.84亿元的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效落实。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万人。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570元,发放各类低保金、补助金、优抚金、救助金7000多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326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2205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小片区”捆绑考核管理模式有效落实,课程教学、硬件设施、骨干教师和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实现共享。十四中1号教学楼、十五中图书综合楼以及上海新苑幼儿园建成投用。基层医疗卫生网络进一步完善,完成宁化街道心理疏导减压中心等2个社区卫生业务用房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增长8.95万人次,每门诊人次药品收费水平降低10.32元。注重文体设施普惠共享,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5处、健身路径20条、城区便民球场18个、城市慢行绿道1.6公里。成功举办闽台陈文龙文化节,编撰出版了我区首部综合年鉴。成立全市首家社会组织孵化园,培育各类社会组织27个。扎实推进“平安台江”建设,52个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不断加强,一批信访积案、群体性事件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保持和谐稳定。

  (五)政府工作水平切实提高。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区政府工作部门整合至21个。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福州市2015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要点》,不断健全法律顾问、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主动开展“三比一看”、“企业服务月”等活动,编制印发省、市、区扶持企业政策选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数百个。积极落实省、市关于化解企业信贷风险、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设立企业应急保障资金3000万元,减免小微企业税收3000多万元。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增办事窗口16个,并联审批、“一口受理”等制度全面实行。受理12345等网络投诉2.1万件,省、市效能转办件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公众诉求件限时办结率均为100%。公开政府信息1483条,完成所有财政拨款单位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2.85%。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复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168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09件,满意率分别达98.2%和97%。

  各位代表,2015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胜利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五年来,经济实力达到新高度。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达到或超过“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4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双双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五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多亿,比“十二五”规划目标翻了一番。全区商品销售额超千亿,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0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有了大幅提高。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列入省政府批复设立的“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东西两翼40座超百米的高端商务写字楼建成投用,经济腾飞的羽翼日益丰满坚实。

  五年来,产业结构突显新优势。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80%,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限上商品销售额年均增幅超过20%,限上商贸零售额比重接近50%。以“五大品牌”建设为载体,产业结构由商贸“一业独大”向“五花争艳”转变,基本形成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电子商务、高端旅游等多点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华南银行成功入驻,实现了台资银行在榕设立分行零的突破;已入驻的金融总部及分支机构达到23家。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传统商贸企业“触网”加速扩张,超过2000家企业同步开展在线销售业务,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一山一水一街区”旅游格局雏形初显,上下杭、闽江游、民俗文化游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旅游产业软实力显著提升。

  五年来,人居环境实现新改善。成功实施上下杭、太平汀洲、苍霞等53片集中式连片旧屋区改造,共征迁土地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改造面积比上一个五年翻了一番,为3.5万户13万百姓圆了“新房梦”。同步配建保障性住房130万平方米,群众居住环境和城区面貌明显改观。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推进城区道路拓宽、小街巷维修改造和主次干道立面景观改造;精心打造公园、绿地、生态景观廊道和水系轴线景观带,“绿城花城水城”风貌进一步显现。“数字城管”智能系统投入使用,城市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人性化、精细化、数字化、标准化。环卫清扫保洁全面市场化运作,违法建设、市容“六乱”等城市管理顽疾得到重点整治。

  五年来,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区累计用于民生支出44.64亿元,占一般公共支出比例达70.25%;累计为居民群众兴办实事项目154件,有效地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575元,比2010年增长了8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标准持续提高。实现公立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全覆盖。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校舍面积4.1万平方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部面向公众开放。

  过去的五年,台江区科技、教育、文体和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保持了“全国科技进步城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级“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等荣誉称号,相继获得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级)、全国百县(市、区)电子政务试点全省第一名、全国县级政府网上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度“十佳单位”等殊荣,连续四届荣膺全省文明城区。与此同时,政府各项改革及人事、广电、物价、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防、国防动员、预备役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区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台江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本土企业市场扩张的势头受到限制,“筑巢引凤”、集聚发展的优势难以发挥;二是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等平台载体加快建设,我们在产业政策、发展环境上面临与其他城区的多重竞争;三是地少人多、资源短缺,旧城改造的难度和成本进一步推高,交通拥挤、公共服务滞后等诸多问题逐步显现;四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商贸服务业限上限下比例还不够优化,缺少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产业亟需转型升级;五是改革攻坚任务仍然较重,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水平还不够高,干部素质、人才队伍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十三五”发展暨2016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台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高起点加速推进跨越赶超、高质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实践探索,台江具备了提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中央支持福建、福州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逐步转化为发展红利,带来众多“机遇窗口”。福州集聚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四区叠加”的独特优势,为台江加快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狠抓落实,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和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区委《关于制定台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按照“四个切实”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福建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福州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城市建设大局,深入实施“中心突破、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全力唱响“拆出来、建起来、招进来”的台江科学发展三部曲,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城区有机更新、社会治理创新、保障改善民生”四大工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的“商贸商务中心、创新创业沃土、宜居宜业城区、共建共享福地”。

  在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台江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我区“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A1] 一是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均衡协调,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9%左右。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以上,现代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成为区域性的高端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基地。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政府职能转变更加到位,各项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与自贸试验区紧密衔接,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争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三是城区建设达到新水平。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福州新区互联互通的产业、[A2] 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居民住房改善和环境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城区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综合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群保护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培育,公共文化品牌提升机制更加健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五是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六是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全面推进两翼现代商务区和中部核心商业区建设,形成各个功能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集聚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提高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

  各位代表,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起步年和基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确定我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改革发展大局,有效激发经济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A3] 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两到位”,扩大行政服务中心场所,做好省、市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A4] 加强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做好与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的互联对接,营造便民、高效办事环境。深入对接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A5] 。落实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深化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PPP投融资新模式,加快重点企业上市步伐,力促智恒科技、鼎天农业等一批实力企业进军资本市场。[A6]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立企业股权投资、产业[A7] 引导资金等政府投资基金,助力成长、创新型企业发展。[A8] 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健全防范金融风险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经营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探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广“一照一码”改革,[A9] 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聚焦提质增效,优化商贸服务业结构,推动台农服装城、广宇商贸城等传统批发市场加速转型[A10] 升级。持续繁荣万达广场、东百元洪[A11] 等主力商圈,扩大“苏万宝”、红星美凯龙、中央第五街等组合规模效应,培育壮大上下杭商贾文化、达道与茶亭地铁站点、中防万宝城等新兴商圈。进一步[A12] 推广实施“集中收银、统一申报”商业模式,推动携城茶都、特艺城等专业市场个人商户向法人企业转变,力争新增和提升限上商贸企业60家。集聚发展金融服务业,做好已入驻的13个金融总部项目运营工作,继续吸引台湾银行等一批机构入驻。加快榕都318、东方古玩城等文创产业集聚区转型提升,着力引进培育工业设计、广告服务等龙头企业,壮大文创产业发展链条。[A13] 发挥威斯汀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的载体优势,积极申办国内外大型会议,打造具有台江特色的会务品牌。进一步拓展旅游品质内涵,[A14] 强化线上线下旅游推介,力争“闽江游”年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

  强化创新驱动导向。全面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做优引才聚才留才环境,把人才作为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融入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在辖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研发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蒲公英创业创新工场等孵化器建设,推动优空间、小米“YOU+”国际青年创业社区等项目成长壮大,再创一批省级众创空间。突出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带动作用,加速基地二期建设招商,健全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A15] 发挥对台前沿优势,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到辖区创业、就业,推动“海峡荟”、“拓福”等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建成投用。

  (二)深入推进平台载体建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加快“两区”建设。[A16]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善落实项目挂钩联系、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力争全年实施重大项目64项、实现年度投资161.49亿元。重点抓好“两区”在建工程建设,确保郑和大厦、三迪?联邦大厦等11个项目竣工或封顶,力促富邦大厦、升龙环球大厦等工程加速建成。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问题,大力推进凯捷、外贸食品冷冻厂等地块收储交地,确保交通银行大楼、瑞特大厦等5个项目尽快开工。主动谋划对接商务区扩区工程,加快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二期征迁建设,不断拓展商务区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商务区路网、水电、消防管网等配套设施,加快宝龙万象广场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建设,提升商务区承载功能。

  [A17] 用好楼宇平台。主动对接新开发楼宇[A18] ,引导支持升龙环球大厦、富力中心[A19] 等在建项目打造成为总部基地[A20] ,确保50万新增楼宇面积用好用活。完善楼宇经济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楼宇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重点楼宇联络员制度。实施总部企业培育工程,吸引大型企业总部和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入驻商务楼宇,争创一批市级总部企业。制定“一楼一策”的差异化鼓励政策,[A21] 促进楼宇业态调整优化,着力培育金融楼、文创楼、科技楼等特色楼宇。多措并举提高楼宇企业入驻率、注册率和贡献率,大力培育税收“亿元楼”,不断巩固扩大楼宇企业税源。支持老旧商务楼宇实施改造升级,加强停车场、文化休闲、公共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A22] 提升楼宇功能品质。

  提高招商实效。主动承接福建自贸区、福州新区政策外溢效应,用好[A23] 项目、资金、审批、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措施,推动招商工作新突破。创新多渠道引资方式,探索市场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和政府购买服务招商,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鼓励在外闽籍、榕籍企业以总部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等方式返乡投资创业,重点引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三维”项目对接,充分利用“5·18”、“6·18”、“9·8”等招商平台,加快引进大型央企等质量高、前景好的税源型企业。做好已落地项目的跟踪服务[A24] 工作,办好“政银企”对接会等专项活动,[A25] 主动对接企业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三)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丰富宜居宜业内涵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统筹推动旧屋区改造,全力做好以排尾红星、地铁2号线为重点的10个地块、涉迁群众约1万户的征迁改造项目。持续加大历史遗留征迁项目扫尾攻坚力度,综合施策推进上下杭、太平汀洲和苍霞等地块遗留户搬迁交地。加快柔远雅苑、太平汀洲、红星苑二期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步完善周边公共交通、商业服务、文体娱乐等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完成新港苑选房回迁。[A26] 有序开展不动产登记,继续解决好历史遗留“两证”办理等问题。[A27] 创新旧改投融资机制,探索利用“借贷组合”等多样化融资方式,促进旧改资金高效利用。[A28]

  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立面景观改造、内河与小街巷整治、市政基础设施提升,进一步改善城区整体形象和人居环境。[A29]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深入实施光明港、茶亭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抓好内河的截污、疏浚、清淤工作,提升防洪排涝能力。[A30] 做好老药洲路、工业路和下杭路至隆平路(苍霞新城周边)等道路沿线立面景观改造,继续推进闽江北港驳岸整治一期鳌峰大桥至九孔闸段景观工程建设。提升道路及边角地块硬化绿化花化水平,力争新增公共绿地100亩。全面完成南公园改造提升[A31] ,着力打造独具历史特色的古典园林公园。实施城区路网改造升级,完成延平路、洋中路等15条道路改扩建、7条背街小巷整治和10条小街巷路面维护整修。鼓励发展立体停车、地下停车,增设公共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问题。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数字城管”系统和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建设,拓展“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实现城市管理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建立健全环保监管体系,重点推进施工扬尘、餐饮油烟、垃圾焚烧等污染防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环卫市场化保洁监管,着力提高背街小巷、小区道路等区域保洁水平。改进垃圾分类收集和清理运输方式,实施白马、鳌峰(二)垃圾转运站改造提升,适时推进垃圾转运市场化运作。加大园林绿化、河道管理等方面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升城区管理专业化水平。[A32] 始终保持“两违”治理严管态势,确保违建零增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深入整治台农等专业市场周边环境,着力解决占道经营、“店外店”等突出问题,营造中心城区良好形象。[A33] [A34]

  (四)坚持优质资源均衡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教育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苍霞、福人、绿得等地块新校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和有效配置。持续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启动凤乐园、宁化园、祥坂小学等4个校舍改造,实施台四小、十四中、外贸职专、国货路小学等7个学校改扩建工程,力争育智学校通过市级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公立幼儿园办学规模,力促锦绣滨城幼儿园和福机幼儿园尽快投用,新增学位700个。探索推进公立少儿托管中心建设。深化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建立名师工作室,落实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创新教育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大紧缺学科优秀教师招聘力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幸福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拓展素质教育内涵。抓好老年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探索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完成区妇幼保健所、后洲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打响社区“中医馆”品牌,实现社区中医药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制度,做好公立医院领办社区医疗机构工作,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探索实施“医养结合”新模式,推动市六医院与新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试点工程。加强卫生医疗人才建设,逐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拓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销售,尝试推广“民办公助”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健全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大计划生育弱势群体的关怀力度,扎实开展生育关怀、幸福工程等帮扶救助活动,提高失独家庭生活质量。全面落实“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积极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持续推进街道(社区)文化站(室)、“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等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区、街、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改善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完成区文化馆、游泳馆、琉球馆改造提升,做好城市社区体育公园、社区室内健身房等场所建设,新增20条健身路径。扩大“道德讲堂”、“激情广场大家唱”等群体文化教育平台影响力,完善“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非遗展示馆”等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多渠道向群众配送文化资源。加大闽剧、伬唱、茶亭十番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力度,深化民间民俗文化对台交流。全力做好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完成三捷河两岸修复工程,进一步传承推广台江特有的会馆文化、商贾文化。

  (五)关注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坚持就业帮扶和创业扶持并重,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帮助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抓好“微就业”平台建设,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050人。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适时提高高龄老人补贴和城市低保等保障标准,巩固“应保尽保”成效。认真落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力争完成参保人数7万人。加快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筹建社会福利大楼。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无偿、低偿覆盖面,推进居家养老精细化管理。大力发展社会慈善、福利事业,继续做好妇女儿童、困难军属、残疾人等关怀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台江”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数字化、网格化管理,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安全事故防范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责任,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管和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增强安全防范、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依法处理信访事项,提高信访事项办结率、息访率。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社区全覆盖。统筹推进社区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确保所有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加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工作,强化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力争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稳妥做好8个经合社换届选举工作,逐步推进经合社股份制改造,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推进24项、年度投资4.33亿元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致力新村1号楼危房改造。完成12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广苍霞家园事务服务中心管理模式,逐步实现老旧小区长效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书香校园”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基本办学水平。做好扶残助学、重度残疾人居家养护等工作,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实际困难。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加快完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强化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探索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推进政府决策和运行机制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促进公正文明执法。落实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制定和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增强市民法治观念。

  持续推动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快推行公务卡制度,坚决防止“四风”现象反弹。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完善厉行节约长效机制,重点保障旧屋区改造、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的资金需求。强化宗旨意识,持续开展“四个万家”、“三比一看”等活动,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绩效考评管理和运用,坚决纠正“为官不为”、“慵懒散拖”等行为,打响“马上就办”品牌。

  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位,认真执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守好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府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持续抓好预防腐败工作。健全常态化廉政教育机制,形成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为实现台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