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福州市育智学校推出特殊教育创新之举

来源:台江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0-01-21 08:31 浏览量: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0年新年,福州市育智学校推出了特殊教育创新之举,这种教育手段的关键词是“融合”。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该校在普通学校设资源教室,老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全年送教上门。
  “在普通学校,即使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重复讲解两三遍就行;但在我们育智学校,老师讲解数十遍是常态……”每周三是福州市育智学校的兴趣课时间,主持学校工作的副校长张丹深入到每一间功能教室,认真查看学生们的上课情况。在学校的家政技能室内,老师教学生们叠衣服;在烘焙功能教室,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纸杯蛋糕。烘焙过程虽然复杂,但该课程是学生们的最爱,因为他们的作品,常常在年末“爱心集市”上,被很快抢购一空。在蒙氏教室,手工室,学生们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练习搭积木,拼珠子,通过这些细微的手部活动,来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练习手指的灵活度……
  张丹介绍,福州市育智学校作为台江区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校内接收了104名学生,涵盖从小学一年级直至初三的9个年级;但育智学校更为宽广的育人天地还在校外。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特殊儿童在教育中获得更多重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关注、支持特殊儿童的教育。育智学校通过一系列创新做法,为学生们寻求最适宜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2010年,福州市育智学校作为全市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试点,率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近10年来,学校在教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仍坚持选派徐柳琴、陈艳等15位骨干教师上门送教,2019年更是安排所有教师定期为不能入学的重度残疾孩子送教上门。徐柳琴老师介绍,福州市育智学校的“送教上门”有一套特色做法:
  第一步:事先沟通摸底 
  老师们先把送教上门的政策和意愿,通过电话或家访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让他们体验到国家对残疾儿童的关注。老师们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家庭成员、学生的病因以及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其惯用的沟通方式、学生喜欢做的事情,还有脾气、性格等。这些情况都要先记录,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第二步:评估
  接下来,老师们要对学生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精细动作能力、粗大动作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从各领域多角度来分析学生的状况,为制定送教计划和教学进度方案提供依据。
  第三步:制定方案
  该校针对不同学生的送教上门方案,都个性化的,无一相同。例如,今年老师们负责的一位江同学,每周三送教一次,每次半天,至少3课时。为了让他能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老师们重点为他进行注意力训练、认知训练、书写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家长也在一旁配合、学习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掌握了,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孩子训练次数。加强随班就读课程建设,让这些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是推进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精神的具体体现。
  台江区教育局率先在福州市育智学校内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随班就读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进行资源教室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个别化教育、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研究、指导、服务骨干体系,全面推进项目实验。
  2019年,福州市育智学校派出王燕、徐柳琴两位老师为台江全区教师开了一场特殊教育的通识培训讲座,还派出多位教师到区内各普通小学调查、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目前,福州市育智学校的校领导、教师们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已成常态。老师们通过每次的巡回指导,能及时发现各校在实施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讨论解决。福州市育智学校还先后选派余文婷、黄丽娜、林桂英等多位老师参加市级特殊教育“送教、送培下乡”活动。
  福州市育智学校也重视对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的指导工作,该校老师对于在福州市光明小学设立的资源教室,为其在建设、运作、课程设置与开展等方面进行指导,进一步促进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发展。融合教育,在台江,更是从幼儿园就开始起步。福州市南公幼儿园年年都邀请福州市育智学校的学生们参加爱心义卖、迎新活动等。看,上周这场迎新助残亲子游园活动多么精彩!南公幼儿园围绕省“十三五”立项课题《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行动研究》,一直致力于幼儿分享、助人、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社会特色教育研究。
  陈安园长表示,在义卖等活动中,幼儿购买分享智残儿童亲手制作的义卖物品,从中感受到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热爱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这培养了幼儿分工合作、大方礼貌、乐于交往的良好品质,让幼儿们体验到与智残儿童、小伙伴、家长交往的快乐,和助残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