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点亮台江夜间经济,出台优惠措施助推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夜间经济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直观地表现着一个城市的消费水平,并潜在地拉动着生产需求,已成为城市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出台优惠措施助推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对进一步推动我区“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区对此十分重视,2019年我区苏万宝商圈和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列入市级夜色经济示范街区。现将我区夜色经济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夜色经济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苏万宝夜色经济街区建设情况
苏万宝商圈是全市综合面积最大的商业综合体聚集区,建筑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去年以来,将苏万宝商圈改造提升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推进实施“十大工程”,着力打造品位高端、业态先进、特色鲜明的超大型商圈。截至目前,万象城,宝龙提升改造均已完工,苏宁广场二期于2019年12月31日开业。
在业态提升方面。加快引进优质、高端业态进驻经营,打造地铁商圈。万象城引入了永辉超市精品店,突破了顾客对超市的固有印象,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对天虹百货的原有业态进行调整,提升单位面积的商贸贡献率。同时引进“多走路”鞋店、“呷哺呷哺”火锅、椰贝椰子鸡、唯品会等共16家首店,目前均已正式开业;宝龙广场大力推动“腾笼换凤”,将金逸影城升级为区域总部,同时将万象城“妈妈集市”调整到宝龙,实现统一支付结算;中防万宝城依托地铁2号线通车契机,推进“大学城”和中防万宝城联通联动的“双城记”,打造学生街和地铁商圈。
在景观改造方面。对万象城外立面、地面停车场等进行整体更新。外墙三面骨架完成,西面连墙件、主塔楼梁焊接工作和夜景灯光线路布线均已完工;宝龙广场对SOHO的天鹅标志、商场外立面、外广场等显要位置进行改造更新,减少外墙广告,提升整体视觉效果,目前均已完工;中防万宝城南北“蘑菇云”建筑已改造完成,换装成为榕树景观设计,并增加夜景多彩效果、地下商场内导航系统、休闲座椅、户外隔离花箱等均已配置到位;苏宁广场二期近10万平方米综合体的建设装修,并招商入驻,于2019年12月31日开业。
(二)上下杭夜色经济街区建设情况
上下杭三捷河沿岸已完成保护性的修复开发,根据历史渊源、巷道分布、现有建筑基础,整个上下杭街区在空间布局上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艺术商务区、文创休闲区、夜月娱乐区。在景观改造方面。灯光夜景工程与外立面工程正同时进行,隆平路北段夜景灯光,除上杭路143-147外,其余已完工;永德会馆和三捷河夜景灯光工程已完成。在业态提升方面。目前共引进商户101家,有计划性的推出成熟的店面,吸引大批有品位的商家入驻街区,形成街区浓厚文化商业氛围。同时全面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三捷河沿岸已完成灯光夜景建设,景区已建成3个旅游公厕并投入使用,街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以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条件也在进一步完善。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科学规划,打造夜间经济品牌
根据目前苏万宝商圈提升改造工程和上下杭保护性开发经验成效,我区将在2020年进一步开展夜色经济工作。下一步,主要推进白马路万科广场夜色经济示范街区创建,以及打造上下杭隆平路精品步行街区。
1.创建万科广场夜色经济街区。今年年初,我局深入调研了万科广场夜色经济情况,万科广场A区于2017年7月29日开业,建筑面积20596平方米,目前有酒吧10家,餐饮26家,除餐饮外的生活配套商户有32家。下一步将针对城市中坚阶层、年轻家庭客群及青年群体,计划打造成休闲文化、商务品位与网红餐饮的聚集地。
2.打造上下杭隆平路精品步行街。根据杭东副市长调研上下杭步行街区建设的指示精神,今年重点打造上下杭隆平路段精品步行街。在市政府领导下,专门成立步行街区规划建设工作团队,在防疫期间工作不间断,目前已策划形成了景观设计、业态策划和交通改善三份规划方案,将以隆平路为重点、以三捷河优化调整为突破口,作为第一批建设范围,力争今年上半年初步建成,今年内正式开街运营。努力建设一个能与三坊七巷并驾齐驱、日月同辉的高品位街区,打造一个“不到上下杭,不算到福州”的城市地标。
(二)积极研究,借鉴先进经验
依托市政府、市规划设计院的强大后盾,在杭州湖滨路步行街、福州达明路美食街、三坊七巷街区、大阪心斋桥等国内外商业街区作为先行者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成功经验,充分学习借鉴上海新天地等项目精髓,同时坚持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努力做出福州特色。
(三)设计提升,优化消费体验
计划深入挖掘街区历史文化,开发系统性的文化故事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结合智慧终端助力游客出行观赏,全力实现不仅有消费、有体验,还有社交互动等功能的步行街区,优化消费体验。同时计划进一步提升外立面设施,优化环境及服务配套条件,如停车场、绿化景观、夜景灯光、标识系统等。
(四)腾笼换凤,促进业态引进
引入新零售等新业态,激发乐购人群的购物欲望,满足顾客的新需求。开辟适应夜间消费的新业态,开展形式多样的购物、餐饮等夜间酬宾促销活动,丰富活跃消费气氛,引导夜间消费习惯。围绕文化旅游、大型电商企业线下体验店,引进住宿、餐饮等休闲文旅及配套产业,引导业态分布和商业聚集。同时加大夜间经济产品供给力度,通过演艺、表演等配套活动,进一步提升客流转化率。
(五)强化服务,加强规范管理
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营造,坚决杜绝噪音、垃圾、占道和油烟污染问题,营造良好的宜居宜商环境。积极引导游摊小贩等商户从“分散经营”集聚到划定区域实现“规模经营”,通过集聚发展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我区将努力在绚丽夜色的烘托下,重点强化服务保障,加强规范管理。一是畅通沿江滨商业综合体、苏万宝商圈、万科里和上下杭的人流引流通道,实现交通便利、停车便利,吸引夜购人群;二是适当鼓励延长部分商业的营业时间,增加易购人群的选择多样性,提升夜购总量。
(六)营造氛围,提高宣传力度
我区将着力提高市民游客对夜间经济的认识。不少人对夜间经济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夜间经济活动必定会产生大量滋民扰民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甚至把夜间经济活动与无序的、随意占地经营的“大排档”等低端业态混为一谈。加上本地市民对于传统消费习惯和对休闲娱乐的片面认知,使得在家看电视和散步成为夜间活动首选。因此,在着力宣传有亮点有特色的夜间消费圈的同时,激活夜间消费,提高市民认识至关重要。
综上,由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的人均收入上涨和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由“生产城市”向“消费城市”的过渡。您的夜色经济发展建议十分中肯和宝贵,把台江夜色经济做大做强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助力,依托交通和旅游资源的优势,携手打响台江夜间经济品牌!
专此答复。
分管领导:吴群中
联 系 人:李绍力
联系电话:13067322953
台江区商务局
2020年5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