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B1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3-07-18 09:40
傅友辉委员:

  《关于加强台江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台江文化事业的支持,您提出的加强台江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的建议,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台江是福州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福州商魂的发源地,素有“黄金地”、“聚宝盆”之美称,商贾云集、会馆林立,辖区内的上下杭、苍霞、南公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近年来,台江区重视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取得好成效。

  一是打造文化展示舞台。我区将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力度,以南公河口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招大引强,整合打铁港、南公北地块打造弘扬传统工艺美术、非遗文化的福州三宝非遗文化园,重点完成雕刻厂提升改造,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展示空间,立足区域资源特色,聚焦柔远驿、南公园等地标性“福厝”,融合“水中厝”“柔远驿主题研学活动”等更多文化活动,扩大“南公艺舟”品牌影响力,打造集市民游客休闲娱乐、购物消费为一体的“最具创意文艺空间”。同时,我区公共文化场馆积极从时间上延展读者服务,区图书馆、文化馆均开始推行错时延时开放制度,保持周末和节假日正常开放。此外,区图书馆还积极从空间上拓展阅读空间,延伸服务触角,在台江城区范围寻找符合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合作单位,通过图书馆提供阅读资源、合作方提供场地的方式共建阅读基地;我区设有的10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和5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在2022年年底完成全部站点的3.0升级建设工程。

  二是讲好台江故事。为传承好、保护好台江非遗文化,讲好台江故事,我区采取多种方式推动非遗文化进社区、进古厝、进景区。一是组织非遗文化展览、展示、展演,扩大影响力,如举办“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2023年台江区非遗摄影作品展”、第五届学子敬状元民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等。二是组织非遗项目进古厝,实现古厝活化利用。如选送茶亭十番音乐、冷凝合香制作技艺、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亮相2023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上下杭万寿尚书庙举办第五届学子敬状元民俗活动,在上下杭中平路87号艺术中心开展“南台时光”大讲坛之浅谈艺术创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等。三是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茶亭十番音乐,成立福州市首支少儿十番乐团——“番什遛”福州市少儿十番实验乐团,培养少年儿童传承国家级非遗演奏技艺,延续茶亭十番传统音乐的生命力。

  三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我局长期组织开展小讲解员培训系列活动。例如2022年9月-12月,我局与宁化小学联合开展了侯德榜故居小讲解员培训,培训内容包含侯德榜先生生平事迹、讲解员礼仪等。我局还定期开展福文化主题街区讲解培训活动,从文旅系统内部各科室选拔人才,壮大我区文旅系统讲解团队。

  此外,我局面向社会长期招募多艺术门类的文化志愿者,与省内高校构建“志愿服务联盟”锻炼志愿者服务能力,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

      四是打造数字文创平台。为引领数字阅读新风尚,我区图书馆深耕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创新开展新媒体服务,2022年至今通过“短视频+直播”共计收到61876人次浏览观看,在福州县区级图书馆中居于首位。积极参与“台江文旅地图”图书馆版块的类目编制,提供分布网点的开放时间、馆藏介绍等信息资源。区博物馆正在推进侯德榜故居的数字馆建设,游客可通过登录区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和扫描场馆内的二维码,获得相关展陈及展品的详细讲解。在文创开发方面,我局正在筹划开发侯德榜故居特色文创产品,联合故居内的冷凝合香非遗工作室等福州特色非遗,结合与侯德榜或化学相关的元素,开发非遗香佩、帆布袋等文创产品。

  分管领导:王  翎

  联 系 人:罗熠舒

  联系电话:83260124

来源:台江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