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高品质提升建设“福”文化主题街区 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名片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福”文化主题街区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福”文化主题街区背靠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历史文化中轴上,与“闽江之心”核心经济带交相呼应,是福州历史风貌的“橱窗”,也是闽商文化的发祥地。街区以重点片区业态提升和特色消费品牌培育为关键抓手,持续打造、提升富有福州特色的商业业态与消费场景。
一、加强政府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共同参与
作为上下杭、苍霞历史文化街区的前沿福地,街区以中平路、青年横路为骨架的街巷格局,中平路全长396米,以基督教堂、近代西洋式民国风商业建筑为主,辅以传统合院建筑、柴栏厝民居、仓储建筑。建筑风格多元化,民国风气息浓重。总占地面积 124亩,共有34处古厝,其中12处文保建筑、22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
为加快古厝活化利用,台江区积极对接企业,根据街区文化背景及环境,引入社会资本,充实街区业态,推动打造一批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典范。现已引进中平往事、东西之间、福立社、大观茶叙、榕学书院、中闽草木人、派小姐茉莉茶馆等品牌商家,涉及大众茶馆、文化展示、轻餐饮、大众新娱乐等多元业态,融汇传统和现代生活,激活历史建筑活力。文物建筑由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和融信集团负责修缮管理利用,除浣花庄由融信集团用作办公场所外,其余文物建筑均由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管理,目前文物修缮工作已基本完成,招商利用工作正在进行,其中金鱼里7号已打造为福文化博物馆,生动展示千百年异彩纷呈的“福”文化遗产,深情述说八闽人民与“福”文化的不解之缘。台江区加强“福”文化主题街区古厝安全巡查,通过以用促保,以点带面,进一步激发历史街区活力。
二、强化区域联动,扩大“福”文化覆盖面
“福”文化街区作为“闽江之心”的核心区组成部分,串联滨江步行街、青年广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集合人文艺术、国际潮流、复合空间三大板块,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新名片。台江区积极参与推动“福”文化主题街区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挖掘“福”文化的内涵,融合“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群众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关注整体规划与设计,营造出鹿森书店等具有特色的文化阅读空间,进一步讲好新时代“福”文化故事,打响“福”文化品牌。
近年来,为提升“福”文化街区景观氛围,进一步吸引客流,街区进行了“福”文化景观小品二期及新春氛围布置、中国第一福街二期景观门头及亮化提升等项目,分阶段推进青年横路及中平路至江滨西大道亮化提升改造工程,落实景观门头设计制作施工。自开街以来,陆续推出“福地赋新 时启未来”开街活动、“商通四海 福聚闽江”五一主题集市活动、“这有福?万市大集”福街夏日主题集市活动、“燃心聚福·潮流夜巷”2023福街潮流文化艺术节、“春满福路 万市兴龙”福街新春美食市集等活动,并联动上下杭、闽江之心、福州“三宝城”等重点区域积极开展“学子敬状元”民俗活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我是非遗代言人”系列活动、台音朗朗之“寻美故里 讴歌台江”青春健康研学活动、书香流动之“喜迎二十大 共沐红色书香”汽车图书馆服务、“福兔福至,墨暖人心”写春联送春联迎春送福系列活动等,深化台江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福文化的表达方式,让地方历史文化在传承中焕发的全新活力,让福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与弘扬,进一步加深市民们对福文化的认识。
此外,2024年春节期间,台江区还以“龙腾盛世,福暖台江”为主题,为新春到访台江的游客推出“吃喝游购娱”系列新春文旅商活动。通过闽江之心、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福州三宝城、福文化街区等四大地标联动,举办覆盖“吃喝游购娱”的迎新春活动130余场,为游客过大年添福添彩。同时推出5条精品游线,其中福文化之旅串联起苍霞人家生活馆、美丽闽江展示馆、青年会、茉莉大街、海丝广场、福立社、福州电报局旧址、南方日报社、中平旅社、浣花庄、苍霞基督教堂、大观茶叙、福文化博物馆等精品点位,通过区域联动,进一步扩大了“福”文化覆盖面。
三、打造文旅IP,打响“福”文化特色品牌
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为了更好地促进台江文旅事业的发展,树立台江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旅新品牌,依托我区丰富的历史、人文、民俗、滨江特色旅游资源,结合闽江之心、青年广场、青年桥,我区策划推出红色游、古厝游和非遗游三条精品线路。红色游:侯德榜故居--古田会馆--黄恒盛布行--生顺茶栈--苍霞人家生活馆(曾氏祠堂)--隆平路--“福”文化主题街区--黄培松洋楼--南方日报社--青年桥--青年会广场(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闽江之心(海丝广场)--闽江地下航线(乘坐鼓山号游船);古厝游:上杭路--闽剧大观园--福州市商会--采风别墅--建郡会馆--高氏文昌阁--龙岭顶(在建)--隆平路--星安桥巷--星安桥--“福”文化主题街区--黄培松洋楼--浣花庄--南方日报社--中平旅社--苍霞基督教堂--福文化博物馆--苍霞精舍;非遗游:三通桥--陈文龙尚书庙(省级非遗)--张真君殿(省级非遗)--舒叙茶馆(区级非遗)--福州非遗馆(罗氏绸缎庄)--耳聋伯元宵(省级非遗)--彬德桥粿(市级非遗)--苍霞人家生活馆(曾氏祠堂)。
二是打造“福”文化特色美食路线。以“福”文化主题街区为起点,以“闽江之心”为重点,辐射周边中亭街、南园路、学军路等美食聚集带,精心策划特色美食主题游,打造独具台江特色的“福”文化美食路线:老药洲街(没牙伯花生汤)-中亭街(达道美食城)-南园路(耳聋伯元宵)-南园路(彬德桥米时粿)-南园路(轮工壹号煎包)-南园路(润润豆花)-学军路(林依嫩猪血化)-学军路(薛文保潮安黄米糕)。
后续,我区将进一步挖掘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前期打造的三条精品旅游路线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精品旅游线路景点内涵,并依托文化和旅游协会进行多渠道宣传推广,做好活动品牌建设,做好精品创作、学校教育、摄影展示的跨界联动,配合有关部门及街区运营单位,继续挖掘“福”文化内涵,多元融合新型业态,结合台江的地域特色、民间信俗(如学子敬状元活动)和“福”文化元素,提炼具有独特魅力的故事线索,创作具有时代感和台江特色的文艺精品,构建具有台江特色的“福”文化IP。同时将“福”街建设与“闽江之心”高品质打造、上下杭保护开发相结合,打响“福旅”品牌,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全力提高旅游知名度,助力福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感谢您对“福”文化主题街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吴永强
联 系 人:陈 琰
联系电话:8305920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