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融合再升级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挖掘红色内涵,展现闽都文化底蕴
街区对文保院落进行活化利用,充分挖掘上下杭街区深厚的商贸文化、会馆文化及红色文化资源。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选址罗氏绸缎庄,将中华传统民俗中的“五福”概念贯穿全馆;省级文保单位黄培松故居打造成为福州市美术馆,作为展示福州人文发展成就和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永德会馆目前作为永春德化两县的文化展示馆对外开放,成为两县在省会推介旅游资源、宣传非遗文化、历史文化、展示两县特色产品的重要窗口。
此外,我区将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纳入特色主题游线路中,与福文化街、闽江游、闽江之心串联成线,培养红色游、古厝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游:黄恒盛布行--生顺茶栈--苍霞人家生活馆(曾氏祠堂)--隆平路--中国第一福街--黄培松洋楼--南方日报社--青年桥--青年会广场(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闽江之心--闽江地下航线(乘坐鼓山号游船)。古厝游:上杭路--闽剧大观园--福州市商会--采风别墅--建郡会馆--高氏文昌阁--龙岭顶(在建)--隆平路--星安桥巷--星安桥--中国第一福街--黄培松洋楼--浣花庄--南方日报社--中平旅社--苍霞基督教堂--福文化博物馆
二、开展特色活动,呈现非遗文化盛宴
街区以“非遗焕新·月满双杭”为主题,不断深化“非遗+旅游”融合,创新推出了三通桥实景秀、剧本游戏、非遗展演、“杭肆云集·福匠大赏”市集、主题研学等精彩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
为了让游客深度体验上下杭往日的繁华盛景,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推出了《榕都笔谈·闽商录》上下杭数字文旅剧本游戏,打造全新的旅游模式,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沉浸式体验。《榕都笔谈·闽商录》通过线上数字化剧游结合线下AR实景,真人NPC演绎,积极引导线上游戏剧情引入线下游戏场景,还原了上下杭百年的繁华盛景,让玩家可以边走边玩,感受百年前上下杭的商海风云,游戏体验感十足。
澡堂、书场、茶摊曾并称为福州‘休闲老三宝’。街区以周末,节假日为营销固定周期,开展大众茶摊联合营销项目,将传统文化与网红元素两种风格结合,打造集“展览、品鉴、娱乐、文创”为一体的户外大众茶展陈空间。此外,舒叙茶馆创新推出‘书场+茶摊’相结合的方式,意在恢复以往的休闲方式,让市民游客到上下杭游览后,可以在这里喝茶,免费听福州的评话和伬唱表演。
三、发展非遗业态,打造文创品牌
近年来,我区努力将街区打造成集评话、伬唱、闽剧等非遗文化表演、展示,非遗主题研学、非遗技艺体验、非遗匠人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非遗+”主题文化产学研基地。通过整合联动上杭路、下杭路非遗业态,形成聚集效应,打造非遗一站式游览体验。
一是围绕“非遗+”主题,积极接洽引进各地市非遗匠人及文创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与地域优势,引入非遗文创,非遗展演展示展览、非遗互动体验等项目。目前已引进舒叙茶馆、同利肉燕、闽韵集萃(工艺品非遗展示馆)等非遗业态。
二是依托上杭路何氏祠堂引入研学空间项目,定期举办非遗主题相关研学课程,围绕上下杭闽商文化、民俗文化、会馆文化、海丝文化,先后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开展非遗主题研学活动。2024年已完成中医药铺少年主题非遗研学活动、非遗学堂·榕城寻味记等非遗研学活动。
三是持续重点打造独立文创品牌【杭肆云集】,常态化开展杭肆云集文创市集,旨在以闽都非遗文化为核心,汇集匠人匠品展示非遗技艺、民间工艺,讲述非遗故事。2024年新春期间,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杭肆云集·新春大集主题活动,并通过央视《古厝里的中国》、央视直播特别节目《2024欢聚这一刻》等节目进行宣传报道。
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优质商户
目前,街区已完成非遗美食、复合空间(工艺品+休闲)、复合店(伴手礼+养生)、“武夷山水”农产品展示中心、零售、复合店(阅读空间+轻餐)、工艺品或零售、零售(传统服饰)等8个项目招商工作。2024年上半年新增开业商户重欣楼,新功茶文化体验馆等。累计已对外出租商铺120家,出租面积约8万平方米。上下杭街区商户广泛获得游客好评,王庄阿咪成为外来游客首选品尝闽菜的饭店之一,闽府佳宴荣登央视展播品牌。同时,我区持续推进金银里步行街业态提升工作,打造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新元素,满足年轻人“打卡”新需求,正在对接休闲零售复合店、品牌餐饮、福彩文创、茗器文创等品牌业态。
下一步,我区将不断推进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加快促进文旅消费提质扩容,以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更趋多元的消费选择,讲好上下杭的文化和旅游故事,擦亮上下杭这张城市名片。
分管领导:吴永强
联 系 人:周舒琪
联系电话:8305920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